沈從儀之前主動接觸黃河口決堤事件的官員,其實就是想渾水摸魚,想辦法在其中謀好處,只有這樣他才能更快的向上爬。
但等到蘇壹從海外回家,沈從儀再次看見 、觸碰、擁有到蘇壹之後,他突然就不想冒險了。
他要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的走在官場上,他要和哥哥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
翌日,一大早蘇壹便去宮裡候著,這時候沈從儀等人在早朝上。
蘇壹坐在宮內一處狹長的房間裡,這房間擺了一排的書架,上面放著各種各樣的古籍。
昨天晚上沒有睡好,如今蘇壹坐在椅子上哈欠連天,他閉上眼睛養精蓄銳,不知怎麼的就睡了過去。
“蘇大人?蘇大人?”
不知過了多久蘇壹突然聽見有人在叫自己,他猛地轉頭,便看見一個年紀不大的內侍。
“蘇大人,幾位大人在崇德殿門口等您呢,請您跟我來。”
蘇壹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他整理了了整理衣衫,“有勞公公。”
年輕內侍笑了笑,“不敢當。”
蘇壹跟在內侍身後走了一段路,又轉了兩個彎,才看見站在崇德殿門外的沈從儀和夏原善。
沈從儀看見蘇壹,往他這裡快步走過來。
沈從儀壓低聲音道:“太子正在裡面,咱們待會再進去。”
蘇壹點點頭。
話音剛落,司禮監掌印太監周平芳從裡面走出來。
“皇上叫幾位大人進去?”
“有勞周公公。”
三人走進室內,一拐彎,蘇壹就看見一張寬敞的屋子裡放著一張大案。
那大案上擺滿了奏摺,嘉佑皇帝坐在那大案後面的椅子上,太子高嗣直則站在一旁。
夏原善在接觸到太子的眼神之後,心中咯噔了一下。
“你們的摺子我看了。”嘉佑帝背靠座椅上道,“朝廷對於商戶的處置是太祖皇帝在位時期就定下的規矩,不得輕易更改。”
蘇壹微微低頭掩蓋住臉上的神色。
夏原善眉頭微皺,向前一步勸誡:“皇上,借商人之力,整修官道乃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能緩解國庫空虛,還可使大虞百姓少做一份徭役,此乃兩全之法。”
“修路之事可日後再議。”
蘇壹剛想冒險開口,一旁的沈從儀便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修建水泥路刻不容緩。從西北邊關送一份軍報到京城快馬加鞭十多天才能送達,中間若是遇到惡劣天氣,送信的時間又得延長。
水泥路堅硬,表面平靜,易通行,若是官路改成水泥路,則可以大大縮短送信時間。
不僅如此,水泥路還和可使朝廷行軍時間大大縮短。即便是遇到下雨天氣,也不會影響通行。”
沈從儀一番話說下來,皇帝臉上露出沉思之色。
其實嘉佑帝心中也知道水泥路的確是個好東西,只不過他不信任商人。
沈從儀接著道,“水泥路不僅有利於軍中訊息傳達和軍隊通行,還有利於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傳播,比如前陣子朝廷在幾個地區推廣的番薯。
那番薯在閩中地區已經種植三十年有餘,此等高産作物,中原地區的百姓竟無一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