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魚若隱問得很真誠,沒想到夏魚完全忽略了她後半句話:“對!是我忘了!
魚若隱問得很真誠, 沒想到夏魚完全忽略了她後半句話:“對!是我忘了!我沒說過自己無辜,我是該死,但江懷寧也該死!”
夏魚被踩到痛了腳, 聲音越來越大。
那種感覺好像她音量越高,她越是佔理一樣。
“她該和我們在一起,而不是你, 要不是她把時間都分給了你,我們又怎麼會……哈哈,她居然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錯了, 她破壞了阿春替鄒姑娘聚魂,說阿春那樣做罪不可赦, 帶著我們站到了冥府那邊跟阿春作對, 冠冕堂皇地說什麼要還天下一份寧靜和平!冥府跟她又有什麼關系,她該帶著我們和阿春站在一起才對, 我們才是一家人, 你不是!冥府也不是!你就是個短命鬼,每次都死得又快又急, 根本陪不了她多久, 冥府依賴她的力量,又畏懼她的力量, 還找了陸情真來監視我們, 只有我們是無條件信任她的,只有我們會絕對聽從她,只有我們能一直陪著她, 她卻為了你們, 為了冥府,為了一些跟我們毫無幹系的人破壞了阿春的計劃, 封了阿春的五感,讓阿春成為啞巴聾子,只能被動地接受四季輪換的工作 !她怎麼就不該死了!”
夏魚只要說跟魚若隱以前有關的事就會不住地咳血,聲音也會跟著斷斷續續,只是夏魚不肯放棄,越說越急,越說越多:“她怪春不擇手段聚魂,那她自己呢?她這些年沒有一日放棄過尋找你,她比春更執著不是嗎?她要是覺得四靈不配談感情,那就該從一開始管著阿春,那阿春就不會鄒若蓮,如果阿春不認識鄒若蓮就不會帶著她離開村子,我也不會……如果!如果她及時阻攔春沉也很好啊,明明春沉已經忘了,她只要別讓鄒若蓮再靠近阿春,往後的事都不會發生。”
魚若隱覺得夏魚把責任都推給江懷寧和她已經很過分了。
沒想到她提起鄒若蓮愧疚只佔少部分,她……現在像是在指責鄒姑娘。
莊慈悅都聽不下去了,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擺脫劇情來到了魚若隱身邊,指著夏魚說:“喂,江老闆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員工,做錯事就承認唄,你怎麼全推給別人了,連已經死掉的人都不放過,鄒姑娘是受害者好嘛!”
“受害者?”夏魚笑出了聲:“你知不知道四靈擁有記住的能力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是刻骨銘心的疼痛!只有夠疼,才能開始記!她用她的生命讓阿春感知疼痛,讓阿春想起了她,是她……是她造成了後來的悲劇。”
莊慈悅拍了拍魚若隱的肩:“小魚,她好像瘋了。”
魚若隱深有同感,她的視線繞著夏魚打轉,那份對夏魚力量的渴望越來越重。
她覺得夏魚不配拿著那樣的力量。
夏魚是個很奇怪的靈,魚若隱明顯能感知過舊景疼痛的夏魚對鄒若蓮是愧疚的,她也是怨恨她自己的,可在怨恨自己以前,她好像還平等地怨恨著其他人,不止她和江懷寧,還包括鄒若蓮和春沉,她居然會怨恨春沉和短命人相愛,怨恨鄒若蓮讓春沉想起來了她。
魚若隱雖然她還不瞭解故事的全貌,但是把舊景和江懷寧講述的故事拼拼湊湊也能知道個大概。
江懷寧和四靈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存關系。
四靈的主要任務是控制季節轉換,確保四季能夠正常更替,江懷寧則是為了監督她們完成自己的任務而存在。
四靈會在對應的季節醒來,在對應季節走完以後陷入沉睡,為了保證四靈絕對的公正和更好地完成任務,她們像是被設定好的程式,本身記憶只有其他三靈的存在和江懷寧的名字是不會被遺忘的,可也僅僅於此了。
哪怕相處了千年萬年,她們能記住的也只有其他三靈是同事,江懷寧是領導這個設定,具體發生過的事全部都會遺忘。
值班時會擁有記住當下的權利,一旦陷入沉睡記憶就會重置。
季節更換時她們會繼承前一個值班靈在崗的記憶,但也僅僅是上一個的,就比如夏魚從春沉那拿到了記憶,那段記憶裡不會有春沉從冬雁那裡繼承的記憶,那種感覺好比是從同事那拿到了上班日誌和流程,想要得到更多卻被告知舊檔案已經被銷毀。
這種設定下的她們是很難擁有愛情的,但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命運會指引她們相愛。
魚若隱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踏進江懷寧生命裡的,更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進去的,不過她應該是很重要的。
四千多年前,江懷寧尋找到了她的某一世,在江懷寧陪伴她的某個春天,春沉在山林裡遇見了鄒若蓮,她們順著命運的推動相愛了,相愛過後鄒若蓮等來的不是甜蜜和幸福,而是愛人的消失,她的愛情只存在了三個月,不是春沉變了心,而是春沉被迫沉睡了。
第二年的春沉也就不記得鄒姑娘了,要不是鄒若蓮再次遇見春沉,以生命為代價讓春沉感受到了足夠的疼痛想起來了她,她們的故事大概就結束了。
看起來的確是鄒若蓮不糾纏就沒了後面的事,夏魚覺得鄒若蓮不擇手段讓春沉想起來她是罪惡,她怎麼不仔細想想一個懵懂天真的少女被妖騙了心和身子,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她,愛人卻突然消失,再次重逢已經忘記了她。
光是帶入一下鄒若蓮的視角,魚若隱都覺得疼痛會壓死心髒,倘若是……是江懷寧忘記她。
魚若隱不太敢往後設想了,她不覺得鄒若蓮是在以死|逼著春沉想起來她,鄒若蓮只是個普通人,她上哪知道四靈擁有記憶的前提是感受到足夠的疼痛,那時的鄒若蓮可能只是不想活了。
夏魚指責鄒若蓮實在是沒道理,怎麼看鄒若蓮都是無辜的。
這場故事裡鄒若蓮唯一錯的大概是想到要回明陝村,她該明白的春沉給了她壽命,她就註定和別人不一樣了,這也是春沉帶她離開明陝村的原因,或許她是明白的,所以她被春沉帶離明陝村二十年從未偷偷回去過,哪怕最後想回去也是拜託春沉帶她回去明陝村,而不是自作主張,魚若隱覺得鄒若蓮並不笨,她應該也明白二十年未變的樣貌和身體再回到村子裡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她堅持回去也不是什麼忽然喪失了理智,而是因為老村長死了。
鄒若蓮是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她能吃上百家飯,老村長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
老村長是她的恩人,想去恩人墳前上炷香能有什麼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