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清談
聞言,謝臨和海毓不禁對視了一眼,相視一笑,表情甚是微妙。
謝臨故意問道,“你口中的這位小青天如此厲害,你可見過這位小青天?”
店小二搖了搖頭,嘿嘿笑道,“我哪能見到他老人家,不過我想,能有如此作為的,也必定是一位德高望重之輩,據說是從望都調來的,此前來我們交州的官,無外乎都是想從我們這個本就窮極偏壤的地方再搜刮一筆,只有這位,是真為了我們交州著想,只希望聖上聖明,能讓他在我們交州多待上些時日啊!”
眼看店小二話說個沒完,海毓擺了擺手笑道,“行了行了,你都沒見過這位小青天,又何來諸多美譽,說不準等你見了他,和你以為的形象大為不同,恐怕你的這些贊譽之辭,也就都得改改口了!”
海毓向來清楚這些普通黔首的口風,正如疾風一樣,來得也快,去的也快,倘若得勢,利用得當,倒也是能乘風而上。可若是利用不當,或者是風口不對,悠悠眾口,也便輕易成為敵人手中的利劍。
但見小二還有些不服氣,說道,“這位客官,你這話說的可就有失偏頗了,在我眼裡,仁德之人,就算是模樣和我想象的有所不同,又能如何?必定也是和善為人,穩重大氣!”
海毓笑著反問道,“那若是這人只是二十出頭,青衫黑發,長袖挑身,翩翩玉面書生一人呢?你又當如何看出其穩重大氣,仁德和善?”
“這……”小二撓了撓頭,尷尬道,“這不可能,其為政如此開明豁達,怎麼也應該是一位久經官場的長者形象,怎可能是你所說的玉面書生?我不相信,等什麼時候這位小青天來我們胡玉樓,我可得好好的觀瞻觀瞻!”
謝臨擺了擺手輕笑道,“行了,趕緊做你的事情去吧,就別在這裡閑侃了。”
“好嘞,二位客官,請稍等,茶水馬上就到!”
小二走後,謝臨望著海毓說道,“雁之,看來這交州百姓,望賢德之人久矣啊,光是一個治沙,已然讓他們感恩戴德,倘若是日後茶馬互市一旦成就,日後在這交州,必是立廟傳頌之人啊!”
海毓擺了擺手,嘆氣道,“我倒是對這名聲沒有太大的奢望,只不過是趁著眼下尚且能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罷了。”
“有不為者,有能為者,當下交州,所需的正是雁之這樣的人啊!”
“只是雁之,在我看來,這茶馬互市若想實現,尚需完成三件事!”
海毓眉頭微皺,“芝玉請言!”
謝臨摸了摸衣袖說道,“第一件事是思之,何為思之?想,構,謀,規,這四點是為思,若要做成茶馬互市,僅憑你我二人是完全不夠的,需要整個交州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吏為之驅動,才能做到盡全力以赴之,想點子,構佈局,謀善政,定規制,這四點,缺一不可,所謂思之!”
海毓點了點頭,他也承認謝臨說的有道理。
只是在海毓看來,交州吏治混亂腐敗,魚龍混雜,各種實力更是盤根錯節,而且朝中還有尤春的實力在其中掣肘,要想完全整治官場吏治,談何容易?
換句話說,這件事要想徹底辦到,恐怕就是崇德帝親自來,也沒那麼容易。
海毓於是接著問道,“那這第二件事又為何物?”
小二這時將茶水送了上來,“二位客官請慢用。”
謝臨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茶水接著說道,“這第二要務在我看來,應當是安之,交州內憂外患,抵觸邊陲,常年與四夷抗爭,又風沙多侵,這新近又多了桑達反叛之患,交州百姓思安已久,茶馬互市,首重人口,只有人丁上去了,市乃成,而居安方能生丁,所以必須要保證交州境內的安定。”
海毓微微頷首,“這點倒是,其實在我看來,要安之,最重要的便是軍政,軍政強盛,四方蠻夷自然屈服,反叛之人不敢造次,茶馬互市,更是有了一道保障,這件事,我已然在盡力去做,只等平定了桑達之亂,交州軍政,必定可以提升一個檔次!”
謝臨嗯了一聲,旋即又說道。
“至於這第三點嘛,在我看來,應當是勸之!”
聞言海毓直了直身子,皺眉道。
“芝玉此言何意?何為勸之?”
謝臨不慌不忙的說道,“整頓吏治,官吏自是不用勸,重整軍政,革新軍務,軍士自是不用勸之,那麼剩下的能被勸的,自然也就只剩下百姓這樣一個群體了!”
海毓接著疑惑道,“百姓如何勸?當勸之以何?”
謝臨微微笑道,“當初元崇帝在位時,交州地處偏遠,地形溝壑縱橫,崎嶇難行,而民風彪悍,華夷雜居,再加上當初前往交州之人,多是罪徒之後,其性格頑劣,不服管制,風俗文化更是不知仁義文明。”
“元崇帝為瞭解決此局面,派駐大軍穩定局勢,建立多個軍鎮,鎮壓邊民四夷,移風易俗,申已教化,又從中原帶來各種懇植技術,大肆開展屯田,軍屯,民屯,勤懇治理,才終於形成了如今交州的局面。”
“可即便如此,對於大周而言,交州和內地十三省比起來,還是多顯不足,昔年元崇帝勵精圖治,尚且需要每年從國庫撥款才能勉強維持下去,而這些年來,國庫吃緊,各方邊鎮更是缺少軍餉,朝廷能給交州的,自然而然也就少之又少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局面,就導致了交州局勢的進一步惡化,民風漸昏,耕種不行,而軍政荒廢,吏治腐敗!”
海毓皺了皺眉頭道,“芝玉兄的意思,是按照當初元崇帝那樣,再行勸課農桑,申行孝悌,重風俗文明,整治不良之風?”
謝臨搖了搖頭,笑道,“雁之此言差矣,我之所以列舉交州從元崇帝到如今的崇德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窘境的,其目的就在於想說明當初元崇帝之所為,是如今交州弊病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