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英豪
提起元崇帝,海毓就算是說上三天三夜不不夠盡興,他們海家能有如此地位,始於萬慶十一年海春申與周小敬科舉入朝,勝於元崇帝登基海之喚被封為帝師。
元崇帝開啟了一個嶄新的北周,在元崇帝之前的北周積貧積弱,朝堂之上重文輕武,四境之內韃靼虎視眈眈,嶺南百越野心不止,元崇帝登基後,先是平定韃靼、後有收複百越,在元崇帝執政四十餘年間,北周煥然一新,邊疆太平、吏治清明。
也是從元崇帝之後,北周武將在朝堂之上有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兵部再也不是六部之中的擺設,邊關武將在一次又一次的浴血奮戰中也得到了應有的賞賜。
“說起元崇帝……”海毓倚靠在欄杆上,意味深長地說道:“到如今都歷經四帝了,街頭巷尾的說書館裡頭都還流傳著關於元崇帝和定王之間的風月往事。元崇帝一生未娶,後位空懸,而鎮守遼東的定王一年有半年都住在望都,望都城郊的那片梅林之所以會被化為禦林,據說就是因為每年冬天元崇帝都會和定王去梅林小住,其中情誼,非外人能道也。”
距離元崇帝與帝王病逝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如今一輩誰也不瞭解當年之事究竟如何,只能從起居郎留下的只言片語推測元崇帝與定王之間隱秘的情誼。
海毓這些年遊歷各地,在民間聽說過不少關於元崇帝和定王的話本子,一位是治理天下的帝王,一位是平定遼東的大將軍,無論說書人如何添油加醋,都少不了情之一字在裡頭起的作用。
可以是知己情,也可以是隱秘於眾人之下的風月情。
海毓一聲感慨,元崇帝與定王當年平定四海建功立業,才有了後來繁華昌盛的北周,可如今不過幾十年過去,北周便淪落成了如此下場。
司禮監在朝堂之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勢重,海毓搖了搖頭,不願再談。
“雁之,來日你若入朝為官,北周亂象必定有解。”
海毓一聲輕笑,“你倒是看得起我。”
“我自然是相信你的。”梁楹的目光認真。
“霍兄!霍兄!”
熙熙攘攘的街道中傳來一聲高呼,順著聲音望過去,海毓就看見謝臨興高采烈地在朝自己招手,他穿過人群,笑著來到了海毓身邊,用力拍了拍海毓的肩膀,朗聲道:“霍兄,多謝你!”
“謝我什麼?”海毓不明所以。
“謝你那晚一語驚醒夢中人,若不是你罵醒了我,只怕我如今還在鑽營門道。”謝臨朝海毓鞠躬,雙手握拳,“霍兄,多謝二字雖然簡單,卻是我的一片誠心。”
海毓揮了揮手,“決定是你自己做的,就算我不說那些話,你遲早也會想明白。”
謝臨撓了撓頭,嘿嘿笑著,“我打算過完年便去格格魯爾參加鄉試。”
“正好,咱們有伴了。”
“如此甚好!”謝臨雙手交叉放於胸前,挑眉笑道:“霍兄,正好咱們一較高下,看誰的文章做得更好!”
“哈哈哈,那是自然。”海毓靠在欄杆旁,眺望著紛紛揚揚的暴雪,“我可不會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