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堂裡有輕微的騷動。
“作為一名腦科學研究者,我很喜歡把人腦比作一個完整的宇宙。而在這幅‘人腦星空圖’中,每顆星星就代表一個神經元,正是人類大腦中的近 900 億個神經元構成了這片浩瀚的宇宙星空!”
楊波伸手在空中移動,隨著他的動作,三維成像中的光點快速向中間聚攏,勾勒出一個巨大的人腦立體影象。
“但這片宇宙是死寂的,黑暗的,孤獨的!”他頓一下,語調驟然激昂,“要有光!”
人腦影象中間瞬間爆燃起一個明亮的火團,並快速擴散,直至所有神經元都被點燃,火團逐漸熄滅消散,而大腦中各個神經元之間已成功連線,形成無盡的光路,在黑暗中灼灼閃耀,夢幻迷離。
禮堂裡由騷動改為一片贊嘆聲。
“這團點燃大腦的初始之光,我稱其為人腦的自主意識。祂神奇而美妙,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原諒我作為一個腦科學專家,對著此情此景,不得不把它歸之為造物主的傑作!”
等禮堂重新安靜下來,楊波繼續說道:“以目前的技術,我們能在實驗室裡複製出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大腦,但無法讓這個大腦産生自主意識。幸運的是,我們在這條朝聖般的路上已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成功建立了大腦資訊場的數學模型,它能幫助我們揭示腦波的作用機理……”
空中的三維人腦影象上,光路交叉閃耀,最終生成一個公式模型。模型驟然轉變為一個十六面體,緩緩旋轉,並逐步放大到觀眾足夠看清的程度,人們發現,十六面體每個面上呈現的都是人類生活的場景影象。
“你們看到的這些影象,正是由大腦中的生物電磁訊號透過公式模型轉換而來。”
楊波面向觀眾,“腦波成像技術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它的應用將非常廣泛,我們希望有朝一日,它能走出實驗室,真正造福人類!”
楊波的演講贏得如雷的掌聲,而接下來的問答環節依然場面火爆。
“能請楊博士給我們說說腦波成像技術的具體應用嗎?” 拾焦影像系統掃過聽眾席,一位現場聽眾的影像被抓取到演講臺上。
楊波微笑點頭,“可以!一個典型的應用是在精神病學領域,透過對病人意識深層的具象化探索,心理治療師就能找到真正的致病根源,並進行幹預和修正。坦白告訴大家,這也是我目前的研究方向。”
“博士,您的這項研究是否會涉及法律風險?”
“呃,確實如此,腦波成像治療目前受限於隱私法的保護條款,暫時還不能進入臨床應用,但我們也嘗試在法律框架許可的範圍內對病患作積極的幹預治療。我始終認為,法律禁止不代表這項技術本身有安全風險,它只是法律和技術發展之間不均衡造成的暫時現象。如果能在這方面放開,讓我們深入人腦意識的各種區域,我相信所有精神疾病最終都能找到病因,並得到根治。”
“博士,病人難道不清楚自己的病因麼?為什麼需要用腦波成像的方式來探究?”又一個問題拋給楊波。
“一部分人確實搞不清怎麼回事,另一部分麼,他們或許知道,但不想說出來。所以,要達到徹底治癒的目的,還需要病人的主動配合。”
手腕上突然傳來震動,是楊波的擬態資訊終端發來訊號,他不用看也知道,一定是米歇爾在催促自己盡快回去。
在回答完又一個提問後,楊波向主持人打招呼,“不好意思,我必須走了,實驗室有客人在等我……”
他的抱歉被一個尖利的女聲打斷,“博士!我有一個問題!”
沒等楊波反應過來,他身邊突然冒出一個漂亮女子的全息影像,主持人結結巴巴介紹,“這,這位是我們的線上觀眾,女士,該怎麼稱呼您……”
楊波一反剛才的篤定自信,臉色驟然變白,“黎,黎詩媛,你怎麼會在這兒?”
黎詩媛眼神灼灼,“博士,你的理論模型能解釋愛情嗎……哎,別跑啊!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
楊波無視黎詩媛的逼問,迅速跑下演講臺,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