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博士的研究
jh又一次站在那幅畫面前。
畫作以虛擬成像的方式懸浮在房間東面的牆上——此間主人大概不想讓來客在等候期間太無聊,經常會更換牆飾畫作,多數是享譽世界的經典名畫或當代數字畫藝術家的代表作,jh能一眼認出是出自哪位大師之手,唯獨眼前這幅,他完全陌生。
畫中以圓心為起點,向外擴散出有規律的綿密圖案,精妙、繁複、華麗,整幅畫以圓心為定點緩慢轉動,看久了,會覺得是某個異世界的入口,在誘惑觀者投身而入。
兩下禮節性的敲門後,楊波的助理米歇爾走進接待間,視線飛速掠過桌面,五分鐘前她端來的那杯咖啡和往常一樣,沒有被動過的痕跡。
米歇爾知道這是出於安全的考慮。雖然明知jh不會吃喝外人安排的食物,但作為招待貴客的禮儀,每次他來就診,這杯咖啡還是必不可少。
米歇爾走向 jh,“王先生很喜歡這幅‘夢幻之境’?”
jh轉過頭來,米歇爾看到一張輪廓分明的臉,臉部線條堅毅,薄唇緊抿,如果不是此刻在微笑,會給人不怒而威的冷峻感。
米歇爾一直希望jh能把墨鏡摘下來,好讓她印證一下對方是否如自己猜想的那樣英俊。不過話說回來,身為一家超級醫療集團的執掌者,相貌問題早已無關緊要。
一百年前,財富和權力或許是男人最好的容貌,而在如今這個新時代,分子塑容技術已經完全模糊了原始基因的容貌,要多帥都可以。
墨鏡對jh而言並非功能性物品,而是個人標誌。盡管他處事極其低調,從不在公眾面前露臉,但還是被精明的狗崽隊抓拍到一張生活照。
照片中,jh身著黑色風衣,正走向已經為他開啟門的私家車。墨鏡遮住了他臉上最重要的部分,卻又神奇地彰顯出個人風格,以至於大家想到他時,腦子裡率先浮起的是他的墨鏡,也因此,人們不再稱呼他的名字或其他頭銜,而戲稱之為“墨鏡王”。
“很特別。”jh說,“我想不出是哪位大師的作品。”
“您的感覺很對,這不是大師之作。”米歇爾緩緩道來,“博士有一位朋友,父親那邊的祖先是伊朗人,他在整理家族資料時偶然發現了這幅畫,應該是某位長輩收藏的,具體是誰的作品已經很難查清了。”
“然後被你們收錄了?”
“說起來比較曲折。他把那幅紙質畫作從老家帶出來,本想找數字畫師重新拓印,沒想到公寓突發火災,所有東西都燒毀了,包括這幅畫。所以他來找博士,讓我們用腦波成像技術將這幅畫還原了出來。”
jh重新看向那幅畫,有點不信,“他能記住畫中所有細節?”
米歇爾笑道:“能啊!人腦能記住的東西遠比我們想象得多。博士說過,一位哈贊的伊斯蘭人第一個證明瞭視覺成像源自大腦而非眼睛本身。”
jh朝畫作伸出手,畫中的一部分就在他掌心流動。
“神秘的美。”他低聲呢喃,“不管科技進展到何種程度,這個世界還是有太多我們無法破解的謎題……或許我們探索科技的盡頭就矗立著一位神。”
米歇爾的手持資訊終端發出提示音,她低頭掃了眼,告訴 jh,“博士的研討會還需要十分鐘才能結束。很抱歉,王先生,今天讓您久等了。”
jh向她微微一笑,“沒關系。”
四維腦科學研究中心六樓禮堂內,腦電波應用實驗室主任楊波博士正在臺上發表演講,這是個高瘦白皙的男子,看上去和善端正。
“……十年前,基於晶體場振蕩理論的能量激發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能源的産生和應用,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項實用發明:反重力裝置和質能驅動引擎。這兩項發明把我們從二維活動中解脫出來,讓我們擁有在三維中活動的能力,由此,我們開啟了向宇宙深空探索的真正步伐。”
前言剛講完,楊波周圍就突然變暗,虛空之中泛起點點繁星,繁星越來越密集,逐漸化為廣袤的星空。
繁星閃爍,發出黯淡的光芒。楊波置身星圖之中,繼續發表他的演說,“各位是不是以為我身後是一幅深空星圖?如果在座有天文學家,可能正在努力識別這幅圖屬於哪個天域。”
他的笑容自信而沉穩,“我要告訴大家,這不是星空圖,而是一幅人腦神經元的全息掃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