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主打生活方式和女性成長的社媒平臺,介面簡潔,趙姐的主頁已經更新了二十多篇帖文,有的點選量突破十萬,點贊、評論、轉發全線飆紅。
【從公司高管到自我覺醒,我的人生不是kpi】
【不上班第7天,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恢複獨立人格】
……
標題一個比一個炸裂。
羅芝發現了異樣,慢慢地開口:“所有的帖子裡,她都沒有提過孩子?”
“真的哎!”艾雅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熟練地劃過螢幕,“這還是那個三句話不離孩子的趙姐嗎?感覺像分裂出了另一個人格似的。”
徐塵嘖嘖稱奇,眼裡滿是震撼。羅芝卻沒說話,只抱著咖啡杯,悄悄縮回自己的座位。
她忽然想起蔬蔬。
如果不認識趙姐本人,單看這些內容,她幾乎以為這個賬號的背後是蔬蔬那樣的女性:年輕自由,張揚美麗,她們知道世界如何凝視女性,所以也知道如何反過來凝視回去,她們自我、瀟灑、無懼,把表達變成武器,把目光轉化成資本,在風浪中站成一個姿態。
但她也知道,那些看似灑脫的表達,其實並不容易,至少能精準捕捉情緒共鳴是很難的,以前蔬蔬就說過,寫爆文得講技巧,從情緒共鳴到爽感宣洩,每一篇看似平平無奇卻能精準引流的帖子背後,都是自媒體人抓耳撓腮苦思冥想的成果。
這些爆款文案和圖片,也許就是趙姐在送完孩子的早晨、在擠地鐵的黃昏,爭分奪秒、反複打磨出來的,網路是扁平化的,在摩美,趙姐是一個滿眼孩子的中年婦女,在網上,則可以是獨立女性的成長標杆,她若是隻想露出一面,網友就永遠不知道她的另一種身份。
趙姐的另一個身份是“蔬蔬”,而真正的蔬蔬現在卻住進了月子中心,羅芝忽然想,等蔬蔬有了孩子,會不會也成為另一個現實版趙姐?
生活過於玄幻,羅芝五味陳雜,一問一個不吱聲。
“她真的不覺得自己分裂嗎?”艾雅低聲說:“我真的不能理解,維持兩幅面孔,不累嗎……”
羅芝卻有點理解趙姐,她是一個風風火火仗義執言的經理,也是一個殷切雞娃望子成龍的母親,但在那些剪輯影片、構思文案的夜晚,在那些焦頭爛額分身乏術的時刻,她點亮手機,終於只是她自己,不是媽媽,不是上司,不是中年婦女。
她只是她自己,人生來本就是自己。
原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羅芝看回自己的手機,病例單上的列印字型工整冷漠,像一封無聲的判決書。
【胃痛惡心,胸口發悶,失眠易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手指常有顫動症狀。】
【情緒焦慮,自我否定,對未來缺乏希望感,維時已持續三個月以上。】
最後一欄是醫生的治療建議,龍飛鳳舞,漫不經心:
【初步判斷為中度抑鬱障礙,建議進一步心理評估,短期內停止高壓工作,進入休養狀態。】
餘珍霓走過,貼鑽的高跟踩在地毯上,即使無聲息,也能閃瞎別人的眼睛。
羅芝看著那雙鞋,想起琦芸kaa佳文也曾經討論過,高跟鞋不管舒不舒服,好看才是最重要的,十厘米的細跟最顯氣場,整個人堅勁挺拔了,任誰都會高看你一樣。
——跟我來下馬威是吧。
好,好。
羅芝想著想著,突然笑了。
她笑得如此平靜,黑白分明的眼睛透出淡淡的瘋感,叫人莫名的背脊發涼。
她不需要休養,她有的是比休養更管用的辦法。
她突然站起來,叫住了餘珍霓:“jenny姐,你停一下。”語調是如此自然,彷彿對面是隨手可以打發的咖啡小妹。
“?!”徐塵和艾雅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覷。
“羅芝!你什麼態度?”就連餘珍霓都有些難以置信,還真就愣的停了一下:“你有什麼事!?”
“沒什麼大事,只是想說……”羅芝抬腿,款款走近。
她故意多走了兩步,逼近到幾乎貼面,遠遠超出了正常的社交距離,帶著毫不遮掩的鋒利,形成一種難以言明的壓迫感。
餘珍霓瞬間生出一種落荒而逃的奇怪沖動。
她穿著平底鞋,肩頸舒展,背脊筆直,竟比穿著十厘米高跟的餘珍霓還要高出半個頭。
她咧開嘴,笑了:“我也特別期待跟你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