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沒有對年氏下過手,最起碼沒有親自,他不過是冷眼旁觀罷了,給與她無上的寵愛,就是不給她一個穩固地位的孩子。
直到他得到了帝位,掌控了一切,沒有了威脅。
烏拉那拉氏心知肚明,所以,這些由她來做。
“主子,永壽宮那位……去了。”
思央眉頭微動,稍稍抬手示意:“按照她的位份下葬。”
香嵐應聲退下。
謙親王的摺子最終是遞到了思央的案桌,上面寫著想要探望太皇太後,還拐彎抹角的將,那日的兩人的談話的答案給附上,看完之後,準了。
景宜元年,謙親王被從壽皇殿放出,回歸親王府,並在朝中擔任重臣,輔佐幼帝。
次年秋,太皇太後烏雅氏,病榻纏綿數月,薨。
胤禛死前在朝政上有多方建設,並且還留下了諸多想法,思央從中去其槽粕,取其得用之處,實施朝政。
景宜三年,廉親王被從圈禁地放出,恢複其宗籍,以及親王爵位,擔任工部大臣。
康熙帝時期,清朝為收複國土,曾經有最強水師,可在其後,發布禁海令等鎖國政,策讓水師長期不受重視,戰力也持續下降。
所以掌權後,思央立刻撤銷了禁海令,並且頒布多種令條,重建水師,雖然一開始很艱難,並且有多人反對,不過她手掌軍權,就是最大的權威。
更何況忠臣每個朝代都不缺少,少的是那個上位的明君,你反對,那就撤了你的職位,有的是人頂上來,八旗子弟又如何,沒看到各位親王都沒吱聲嗎
哀家要效仿武則天,不不不,當帝王這麼辛苦,誰願意啊,也就是我的兒子還沒長大呢,現在只是暫時接管,你們看,哀家不是在好好教導幼帝,讓他學著怎麼當個殺伐果決的帝王。
眾朝臣:“……”呵呵,所以我們就是範例嗎。
水師初有起步之後,思央把剩下幾個被圈的數字們也給放了出來,並且按能力按著各個職位上,或許官位不是很大,但絕對是能幹實事的地方。
康熙很會教導兒子,兒子們的才能都不錯,她表示不會讓這些人浪費了的,要好好的讓他們展現自己,持續發光發熱,另外……要是拒不合作,那沒關系,再圈一次好了,威脅的就是這麼明顯。
放出來重見天日的數字們,有的的確是心思活絡,但後面他們就發現,一舉一動,其實都在旁人視線當中。
翊坤宮那個女人,不能小覷。
若幹年後,眾位親王回想,虧得那個女人沒想著造反自己當皇帝,不然他大清江山真的是要改姓了。
“榮親王,此番哀家可是委以重任。”
允禟面無表情,他被放出來有段時日了,他的兄弟們都在朝堂上有了官職,也就他只有個親王頭銜。
“請太後直言。”
思央翻看著面前的摺子:“重建水師之時,哀家還暗中讓人聯絡了江南那邊的富商,還有沿海邊的海商。”
康熙禁海令一下,是沒有人敢去海上了,可總有些漏網之魚。
“幾年下來,朝廷和那些商人一起建造了一支商船隊,現在正籌備著向海外航行,不知道榮親王可有意向作為這支船隊的船長。”
“你……”心頭的激蕩讓允禟一瞬間差點忘了兩人的身份,連忙吞口口水後道:“太後的意思是……”他小心試探的問,眼中也有期盼。
允禟在起初就對帝位沒多大的野心,他喜歡錢,更喜歡賺錢,另外他對海外的世界也非常的有興趣,他小時候曾經感染過重病,高燒不退,十分危險。
那時候他皇阿瑪對西洋文化很感興趣,正好有個義大利的傳教士來到京城,此人精通西方的外科醫術,這才治癒了他,所以允禟對西方國家很有好感,更想要去見識一番西方文化,如今這個機會就來了。
思央抬頭看他,笑了笑:“哀家就想找個懂得西洋文化,還靠得住的人,榮親王意下如何。”
“臣絕不負太後所託。”不管他私底下如何對這位太後吐槽,現在這應的可是真心實意,曾幾何時,他以為這輩子就耗在湯泉了。
一年後由榮親王帶領的商船圓滿回歸,將滿船的瓷器,茶葉、絲綢,等物換成了各種西洋珍稀物品,其中最令思央期盼的就是火,槍,彈,藥。
也是因此一趟海上旅行,讓榮親王允禟,為大清開闢了一條安全的航海路線,讓各路商船得以藉此,在大清和西洋之間來往貿易。
這一片國土的子民,吃虧在閉關鎖國上,最開始的腳步侷限住了,凡事有利有弊,作為上位者,享受尊榮的同時,也必須要承擔起這一份責任。
————
“額娘,兒臣有一事不明,望額娘告知。”
“說。”思央手拿著本書,一眼都沒往身側,那道明黃色的人身上看。
後者揮手把周邊的宮女太監都趕下去,瞅了思央身後香嵐,他還是猶豫不決。
思央無奈的抬首:“到底什麼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