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3
趙棠坐在茶爐一側,昏黃的火光將她的側臉照的有些發燙。
話語之中感慨不忿無法忽視。
“北地時,兒臣曾見夷狄百姓中人人以投身軍伍身死為榮,不拘男女。庫勒可汗將將兵權養蠱似的讓自己的兒女廝殺,上有所行下必效之,百姓見也不乏女子投身軍伍,”
“你的意思是那些女子強過我大昭的男兒郎?”
趙棠眼也不眨,“是。”
“她們雖是女子,可有些人強過我大昭男兒許多,可見,女子並非生來柔弱,只不過被後宅瑣事束縛了雙拳,絆住了雙腳,空有報國之心卻沒有機會施展。”
隆慶帝沒有接話,轉身伸手從託盤中將那成堆的奏疏拿了出來,抬手遞給趙棠,“看看吧。”
一邊說著一邊將其中一部分丟入火中。
誕言妄語,不值一眄。
“你既有心,便放開手腳去做,可也需注意手段分寸,不能失了度。”
“是,”趙棠草草將奏疏翻看了一遍。
不消細看,閉著眼她也知道這些人都寫了什麼。無非是她越權行事,狐假虎威,或是說她少年人不達政要,行事無度諸如此類的話罷了。
剩下的奏疏被隆慶帝全部丟在火中,火勢陡然猛烈,火光將父女倆的臉照亮。
“百官各有心思,新政必然引起反對,如今朕活著,他們是來找朕,若是朕沒了,恐怕影響的就是你的名聲了。”
“文官的筆是淬了火的刀子,鑿得透石壁,也能穿透羽林衛的甲冑。”隆慶帝靠在椅背上,透過夜色看向玉京。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史書上卻一次都沒落下。
趙棠低著頭,“兒臣記下了。”
隆慶帝並非是責怪,只是年輕人,有些路第一次走,若是手中有份與圖,總會走的輕鬆些。
彈劾的奏章並沒有起到想象中的作用,行宮安靜如昔,漸漸地,所有人都知道,隆慶帝放權放的徹底,如今立在朝堂上的皇太女會成為真正的大昭的天子。
雷霆手段又輔以懷柔之策,反對之聲漸熄,趙棠在朝中逐漸的站穩了腳跟,許多事也能朝著她設想的那般進行。
與此同時,林筱雅和戶部尚書之子王禕也已經六禮走完。合兩姓之好,在兩家的期許之下成婚,並於這一年的冬月産下一女。
又是一年冬。
距離趙棠封太女已經過去三年,她已經做了兩年的監國太女,在這期間,除了年末時,隆慶帝從不現身,更不過問朝政。
實際上並不是隆慶帝不想露面,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入秋後,他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秋末冬初時,已經嚴重到臥床不起。
隆慶帝的病情每日裡都會有人稟報趙棠,而陳懷芷也從建章宮移居行宮,趙棠閑暇時也會在行宮小住。
在她看來隆慶帝不如搬回太極宮修養。
她如今不過是監國,依舊住在從前的鳳棲宮,太極宮是天子寢宮,一直空置,若是回宮,遠比行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