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姜祁在暑假前考到了飛行執照,還申請了航線,開著直升機自駕帶著兩個國外的小夥伴去到了一個小海島去旅行。
艾略特和伊芙琳震驚地說不出話。
他倆完全不知道姜祁在學開飛機這件事,所以當兩周見一次的朋友突然邀請你自駕去海島旅行:
“哦,好呀,但是開車去這個島有點遠吧。”
“開飛機去。”
的那種震撼感。
艾略特一致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問了伊芙琳三遍:“她是說自駕飛機去海島旅行?”
艾略特一路都在aazing,幾乎錄下了姜祁開飛機的全程,最後剪影片因為太長又沒法割捨任何一段,幹脆就挑了個九宮格發到他的社交媒體上。
社交媒體剛剛興起時,艾略特就在使用,自己的賬戶粉絲不少,認識了姜祁之後又註冊了國內的短影片軟體,他兩個平臺賬號一起發布,點選率很快就超過了他平常的平均水平。
於是姜祁在奪冠沖上了一次熱搜後,因為拿到飛行執照,再次被送上了熱搜。
姜祁出門旅行這兩天,前前後後接了不下十個電話來問這個事,姜祁哭笑不得,她倒覺得這是件很稀疏平常的事。
旅行結束後,姜祁回學校考了期末考試,前前後後有一週的時間,在6.19號這天正式結束了本學期課程。
姜祁雖然也沒閑著,但這小半年確實算她還比較悠閑的日子了,她在這個過程中還算摸索出了自己的節奏來。
以往讀高中時,她真是討厭夠了那種無時無刻被填滿,幹不了半點自己的事,全都是被安排狀態的機制,所以後來休學去玩了一年。
可能是物極必反吧,姜祁那一年幾乎一點正事都不幹,回來後似乎找到了一個方向,所以從外驅力轉為內驅力,去做的一些事不再是別人讓她這樣,而是她要這樣。
但從此她又陷入了另一個怪圈。
姜祁二十歲重返高三,因為自己高中三年完全沒怎麼學,所以一年得當大家的三年來學,她很趕很趕。
饒是一步未曾行差踏錯之人的高三尚且有“頭懸梁錐刺股”的,她這樣一年試圖追上來的,更是得付出,好在她基礎也不算太差,出門一年英文也長進飛快,一年時間她成功拿到了想學的專業最好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她也再沒閑下來過。
暑假就開始學習專業相關知識,看得越多越覺得自己淺薄,於是看得更多,有時候學完一本書,多出了幾十本書的賬,以至於她一直在趕路,生命中值得停留的事情變成了抽空去做請假去做。
人文社科這個東西,很玄乎,看得多了,有種人間不值得的感覺。
也就那樣了,歷史也就那樣了,車輪滾滾向前,她之今日是我之明日;社會也就那樣了,問題還是那個問題,解決好了就解決好了,沒解決好的也就爛在那兒;外面的風景也就那樣了,城市看多了都一樣,草原看多了都一樣,山脈看多了也都一樣...
大家都這樣日複一日的重複著,能摸到點新生活,找到生活的意義也是好事,但沒那麼簡單,更多的可能是隻需要重複維持社會穩定就好了。
姜祁能看到在生活中找到了成就感活得津津有味的人,也能看到生活在泥濘裡的人更有活著僅僅是為了活著,拿一份不高不低的工資只夠吃飯生活,但也得這麼迴圈著的人。
那樣一眼能看到答案的日子讓她似乎陷入了虛無主義。
姜祁那會兒覺得,弄不清大家為什麼而活,她又開始討厭起了那種既定線路,好像大家都只能那樣了,出生,入學,入世再離世,那些賦予了意義的東西,都得抽空去完成,或者有些人,只是線上路裡。
那死了好像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