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二天的早朝一如李昭寧所預料,熱鬧非凡。
她剛坐下,便有人站出拱手道:“陛下,昨日長安城內,為重開科舉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據說是陛下將敕令藏在書裡,引眾學子爭相購買傳看,千萬人在朱雀街長跪不起,山呼萬歲。”
李昭寧不說話,相當於預設。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
“陛下此舉未免太過輕佻,若要開科取士,須由中書省擬定詔書,由禮部昭告天下,怎可藏於微賤話本中?”
“如此兒戲,簡直荒唐至極!”
李昭寧掃了一眼眾人,雖朝中分為舊臣和新臣兩派,但無一例外都在指責她。
只有兩個人例外——
角落裡,裴硯垂手而立,半闔著眼簾,仍舊一副死氣。
她身側,陳崔屏息靜氣,謙恭和順,靜靜地看戲。
又一人走上前,輕哼一聲:“陛下私擬詔書已是逾制,但諸位可知陛下要考什麼?”
大家忽然都安靜下來。
那人的眼睛翻了一眼殿上的李昭寧,嗤笑道:“她要讓學子們寫話本!”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話本小說乃下九流之作,難上大雅之堂,怎麼能作為科舉題材?!”
“若真按話本之術取士,弄來一批胸無點墨的人,我大周江山,還有幾日可續?”
眾人皆捶胸頓足,長嘆不已,有幾個甚至要當場辭官,不屑與腌臢之輩同朝。
……
杜黃擺擺手,叫停眾人,皺眉向李昭寧道:“陛下果真要重開科舉,考話本小說之術嗎?”
他眼中氤氳著恨鐵不成鋼的悲憤和不可置信。
李昭寧道:“是。”
杜黃閉了閉眼睛,輕笑一聲,揹著手退了到一邊。
李昭寧盯著角落的裴硯,沉聲開口:“話本小說並非不能選出賢才。”
眾官皆一愣,繼而噤聲,等著她繼續。
“我朝有位狀元,詩文驚才絕豔,策論思辨清晰,有治國平天下之才。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的話本寫得也極好。”
眾人神色皆驚。
“這個人,便是裴硯。”
裴硯雙手籠在袖中,因緊緊握拳而顫抖,嘴唇抿成一條線,卻只是黑著臉站在那兒,並沒有說話。
突然有個青衣的年輕人向前拱手道:“陛下此言差矣!”
李昭寧定睛一看,是白居簡。
他道:“裴尚書平日皆以詩文為伴,從不曾寫過什麼話本小說,我與裴尚書是多年好友,可為他作證!”
李昭寧笑道:“不如你親自問問他?”
白居簡走到裴硯面前,幾次三番詢問,裴硯卻都是靜立不語,眼神死死地垂在地面,如行屍走肉一般。
他並非不想動,而是昨晚發生了一些事,李昭寧請求他禁言三日。
他沒有拒絕。
昨天裴硯回家後,發現府中眾人皆慌張不已,愁容滿面,一問,才知道是裴子游與同窗一起去春遊時病倒了。
小家夥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嘴唇青紫,兩隻眼皮無神地耷拉著,縮在被子裡喊痛。
裴硯走到床前,王嬌和裴子游的生母便讓開,給他坐下。
他摸摸弟弟的額頭,不燒,又摸摸他背後,滿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