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這個月的臨安城裡喜氣洋洋,除了皇帝要嫁女,美景閣的時影姑娘即將出閣,還有就是在邊疆駐紮了多年的袁大將軍終於回京了。
“說起袁大將軍,真是老當益壯,那日他與我正好四目相對。只見將軍眉頭微蹙,一雙鳳眼目光如炬射在我身上……”
茶館裡,說書先生手持一把紙扇正說得唾沫橫飛,下面幾個茶客忍不住又開始起鬨。
“等等,等等,墨先生,你怎麼又開始胡編亂造了?”
“就是,袁大將軍是什麼人,你能遇到他?你兩個還四目相對?是你眼睛瞎了,還是我耳朵不行?”
“上回吹傅姑娘的牛,這回吹袁將軍的牛。你幹脆改名叫做‘吹牛先生’吧。”
周圍人聽了都開始起鬨叫好。
“怎麼每回都是你們幾個,每次都說我瞎吹?傅姑娘的事兒我說錯了麼?傅姑娘改明兒就要出閣了,全臨安的人都知道,怎地還說我吹牛。”
墨先生氣得不住鬍子瞪眼。
“那袁將軍呢?你親眼看到了?”
“那日袁將軍帶著他的袁家軍回京,小老兒我被看熱鬧的人從炊餅鋪一路擠到馬隊前,腳都沒沾過地。將軍進城,所有人跪地磕頭,我也跟著一塊叩頭。大約是我叩頭的時候嗑得好看,嘴裡喊得又響,袁將軍坐在馬上低頭朝老朽望了一眼。剛巧老頭心靈福至正抬起腦袋,於是正好四目相交。”
“啪”地一聲,說書先生重重地拍了一下驚堂木,“我哪裡說錯了!”
“我想也是,袁大將軍天神似得人物,和你能有什麼交情。當年袁大將軍大破金兀術……”
“大破金兀術的是嶽王爺。”
旁人提醒。
“槍挑小梁王……”
“還是嶽王爺。”
“咳……總之沒有袁爺爺駐守北關,守住金國的一次次騷擾襲擊,哪有我們大頌百姓如今安居樂業的日子。前年還奪回了一座城池,可是大大漲了我們大頌的威風。”
“可惜奪回城池也沒用,官家怕引起兩國進一步交惡,轉身又賞給金國大王了。”
說道這裡眾人忍不住嘆息,有人拿起筷子敲著碗,邊敲邊唱,“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袁爺爺再神勇,今年也年過六旬。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這次回京,就是解甲歸田了。到時候他老人家掛印離去,也不知道是誰來接替他的位置。”
“袁爺爺沒有兒子麼?”
“你不知道?三位袁公子早就戰死沙場,可憐袁將軍一次又一次白發人送黑發人……”
說道動情處,這人忍不住用袖管擦了擦眼淚。
“難道袁家軍裡就沒有培養出一個可以繼承將軍衣缽的人?”
“噓……官家本來就忌憚袁家軍坐大,成為一方諸侯。你都不知道,據說北疆那邊的百姓,只知道有袁將軍,不知道有官家呢。”
說著,這人又把嗓子往下壓了壓,“別的不提,誰不知道傅大人和袁將軍交好。你看這次傅大人被流放,京城裡那麼多官員跟著落馬,很多人和傅大人八竿子打不著邊也遭了殃,只有袁將軍安然無恙——這是為什麼?”
“為何?”
“當然是因為官家壓根不敢動袁將軍唄。袁將軍要是一怒之下投靠金國……或者幹脆自立為王,你看我們大頌滿朝文武,有一個能和他對抗的麼?”
“啊……”
眾人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