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月國使臣入京前,朝中便有傳言,此一行是為了骨木圖騰版畫而來。
據說大月國的神祇是一隻極威風的鷹隼,神俊非常,在連年大旱之際銜來獵物,救下瀕死的大月人,讓他們一族感念至深。
百年前,某位大月王用獸骨雕琢了一件部落圖騰,鑲嵌在榆木之上,經由數道工序處理,最終炮製出了版畫。
版畫成型那日,大月王耳畔響起了鷹隼的叫聲。
他越發激動,覺得是神祇顯靈,將這件版畫視為國寶,珍藏在大月王宮之內。
偏生此等寶物,因戰亂遺失,這一任大月王自是心焦如焚,拼盡全力想讓骨木版畫重返大月。
若有此物,大齊便能順利成為大月的宗主國,既避免了戰火紛飛之禍事,又能世代獲利。
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宮人們早就暗自蒐羅起來,甚至有人找到了刻有鷹隼圖案的版畫,卻發現一角早已損毀。
他們不敢聲張,又將庫房隱蔽處的骨木版畫放回原位。
可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宮內宮外,便都知曉了這個訊息。
秦國公自然也不例外。
那時剛過年節,柳尋煙小產不久,又被金氏按進冰窟窿中,身子虧損得厲害,秦國公時常來凝翠閣探望她,在閒談間透露了此等秘聞。
即便柳尋煙常年身處內宅,也能看出骨木版畫是此次進貢的關鍵。
因此,她將有關骨木版畫的訊息寫在紙上,以蠟丸封存。
意在利用這個機會,助清嘉脫困。
她的清嘉自幼聰敏好學、天資卓絕,比早早開蒙的司勉強上百倍,無論是經史典籍,亦或是琴棋書畫,都一點就通。
以往雖未接觸過骨木版畫,但在豐沛氣運加持下,模仿數日,應當也能拿捏精髓,修補好破損的版畫。
而這件事除了母女倆知曉外,柳尋煙還告訴了陸昀川。
原因無他,柳尋煙身為妾室,根本無法舉薦清嘉。
但陸昀川不同,他是名滿天下的大儒,就連陛下也對他的學識讚不絕口,稱他良才美質,世所罕見。
其祖父陸浮舟曾主持測繪過《大齊輿地圖》,功績卓著,皇帝對陸昀川很是信任。
再加之,太子將齊書源推至臺前,開海禁之策亟待完善,近段時日,皇帝經常將陸昀川召進養心殿,共商政事。
是以,陸昀川身上雖無實職,也不領薪俸,但卻是皇帝面前的紅人,甚至比秦國公還要風光。
想起陸昀川對清嘉的愛護與照拂,柳尋煙愈發得意。
就算司菀心思惡毒,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清嘉,致使她名聲受損;就算秦國公為父不慈,將清嘉視為棄子。
在家國大事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節。
只要她的清嘉於大齊有功,誰能眼睜睜的看著功臣,被關在水月庵那種地方經受磋磨?
皇帝怕都抹不開臉,會勒令秦國公將清嘉風風光光迎回來。
為確保萬無一失,柳尋煙再次提筆寫了封信,夾在書中,派人送到陸昀川所住的小院兒,才放心。
湘竹苑。
司菀坐在案几前,手裡握著狼毫筆,將近日學到的東西一一記錄下來。
恰在此時,金雀快步走進書房,沉聲道:“主子,柳姨娘給陸先生送了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