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都提議讓遲晚領軍,以她為主,跟徐晨露的十萬大軍一起,統一南方,支援東海,打走倭寇,如果能支援嶺南就更好了。
嶺南只有十萬軍,南越出動的人更多。
還好嶺南有地理優勢,南越大軍再厲害,也無法攻破嶺南的防禦。
但是南越有太多的孩子,他們潛入山林裡就找不到人了,再次出現總能給嶺南造成麻煩。
嶺南現下自顧不暇,萬一虞逸塵帶人從後方攻擊嶺南,嶺南怕是也守不住。
所以遲晚又得上戰場了,沒有人比她更合適,至少在燕北一戰,證明瞭她的實力。
京都皇宮,遲晚擔憂地看著從徐太後方回來的虞九舟,就那麼坐在院子裡,看著還算圓的月亮。
桌子上放著茶水,兩人就這麼坐著。
過了半晌,遲晚抓住了虞九舟的手,“殿下,想什麼呢?”
虞九舟看了她一眼,隨後笑了,“別擔心,有你在,我並沒有很傷心。”
只是再一次知道,父母並沒有自己想得那樣愛自己罷了,甚至是相差甚遠。
遲晚的心裡一酸,她父母離開得早,所以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愛不愛自己,但是她剛出生沒多久,就把她留給了奶奶養,就算是生活所迫,想必對她也沒有什麼感情吧。
她把玩著虞九舟的手,“我會陪著你,正如你會陪著我那樣。”
她記得那個時候,自己很想要父母的陪伴,也算能理解虞九舟的想法。
當初她的父母是想生老二的,只是沒有來得及。
當然了,她對父母的印象多是從奶奶跟家裡的親戚嘴裡聽到的,有些親戚是想看她哭,想惡心她,倒是奶奶會平淡地講著父母的故事。
她的父親是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母親雖然不是大學生,但她是師專,直接分配做老師。
他們有自己的事業,孩子交給家裡的老母親對他們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也導致了遲晚沒有怎麼體會過父母的愛,他們離開得又早,父母的愛是什麼,她都說不清楚。
但是她知道,沒有重生前的虞九舟是很在乎自己的父母的,後來聖元帝駕崩了,只剩下了徐太後。
小說中的虞九舟畢竟是反派女配,劇情並不多,所以對後面還發生了什麼,遲晚是不知道的。
不過,虞九舟對徐太後,好像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親近。
聖元帝死後,徐太後被困在宮中,虞九舟真的沒有辦法帶她出來嗎?
那個時候的虞九舟權傾朝野,朝堂半數都投入了她的門下,軍隊也在她的手裡,虞逸塵除了大義,手裡沒有什麼權力。
要是虞九舟非要把徐太後帶出來,又有何不可?
所以發生了什麼,造成了現在的情況。
遲晚欲言又止地看向虞九舟,許久都沒有說出話來,有些事情,不是那麼容易開口的。
然而,虞九舟卻對上了她的視線主動道:“母後是一個合格的母後,只是她不太會做一個娘親。”
徐太後做過儲君妃,做過皇後,她的每一步,都是為了做好一個儲君妃,做好一個皇後。
後來哪怕她跟聖元帝有爭執,但一些刻在骨子裡面的東西她沒有忘。
對她來說,虞九舟是一個公主,而虞九舟做的事情都不是一個公主該做的。
兩人互相不理解,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跟父母之間的隔閡就越深的原因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準則,他們不理解孩子的,卻想掌控著孩子跟隨他們的意願。
遲晚給兩人的杯子裡倒上了酒,兩個杯子觸碰到一起,發出悅耳的聲音,她們再把裡面的酒水一飲而盡。
飲盡了杯中的酒,虞九舟才開口道:“她認為坤澤不該攝政掌權,既有了皇帝,就該把權力交出去。”
“她還覺得我不該搶自己孩子的皇位,可她難道不知,此時的大周到了危難時刻,需要一個能拯救危局的君主嗎?”
大周現在的情況誰都看得出來,嘴上說著大周千秋萬代,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大周進入了末期,若不出現一個中興之主,大周就完了。
徐太後出身國公府,也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後,她是不知,還是認為,虞九舟能做到的事情,乾元也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
遲晚能聽出來,虞九舟上一句說的是上輩子,下一句說的這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