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康老王上鬥不過信國公,這樣一來,炸彈變成啞炮了。
虞九舟跟遲晚對視了一眼,誰讓老王上來的啊。
遲晚看了不遠處的佳成郡主一眼,對方明悟,趕緊把康老王上給帶下去了。
本來康老王上是有事上朝的,現下根本沒人管他了。
這時,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出來請戰,“臣請戰!”
寶安王走了出來,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
這貨好得還挺快,竟然跑來上朝了。
實在是聖元帝的態度變化太快,他不得不趕緊來上班,不然聖元帝不記得他了可怎麼辦。
遲晚眯起了眼睛,寶安王是真心請戰,還是為了達成什麼目的?
聖元帝的表情好了許多,他等了這麼久,總算有人請戰了,但他怎麼可能讓寶安王去邊境,“好了,你不通戰事,不必多言。”
半晌他又看向虞九舟,想要問些什麼,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就是重文抑武的結果,根本沒有人用。
聖元帝猶豫的主要原因還是,不想把信國公放回去,因為信國公跟寶安王結親,那就不適合再統領大軍了,可又不想讓平涼侯一下子掌控二十萬大軍。
那太多了,就算他信任平涼侯,也不能把二十萬大軍交給一人之手。
“陛下。”五軍都督府的右都督走了出來,“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調天下兵馬,前往燕北邊境。”
“你覺得調多少合適。”
“燕北近三十萬大軍,我軍邊境也有二三十萬,但分佈太廣,能集結起來的便只有平涼侯跟信國公兩部,此時信國公部無帥在陣,那便先讓平涼侯指揮,待中樞選出統帥再行分割。”
“只是兩部二十萬大軍,並不能一起前往鶴山關,燕北還需援軍,京營不可動,那隻能抽調天下兵馬,臣請陛下抽調內陸兵馬十萬,前往燕北支援。”
問題來了,大周不是沒有兵,大周是沒有將,兵好抽調,誰來指揮是難事。
特別是抽調出來的各路兵馬,可不會服氣一個剛上任的統帥。
不過,右都督此話聖元帝是聽進去了,覺得右都督的安排沒問題。
“那你覺得,抽調的十萬兵馬由誰來統領?”
“臣以為,信國公前往燕北統領自己本部,這抽調出來的十萬兵馬……徐晨露。”
徐晨露,徐國公家的小女郎,跟父親在東海抵禦倭寇,大小戰功無數,只是聖元帝不想給徐家人升官,她現在只是一個正四品的明威將軍。
這麼多功勞,封爵都夠了,可想而知聖元帝多偏心眼子。
右都督這話把皇帝氣得不輕,他最討厭用徐家人,現下離了徐家,他居然連個統帥都找不出來?
“徐晨露只是四品武官,怎麼統領十萬大軍。”
“危急時刻,能者居之。”
右都督是一點兒都不慫,無論是開始還是到現在提起徐家,他為的都是大周把這一仗打贏,沒有私心。
聖元帝陰沉著臉問虞九舟,“長公主,你怎麼看。”
虞九舟毫不猶豫,“抽調出來的十萬軍隊,他們來自各地,本就不服管教,打仗之前還要讓他們服氣,尋常人怕是不行,明威將軍年輕,臣以為信國公合適,信國公統軍多年,定然可以無視地方差異,讓全軍上下令行禁止,盡快成為可戰之軍,支援燕北。”
聖元帝:“……”
信國公,又是信國公,離了信國公就不能活了?
這就是聖元帝,誰都不行,讓他想,他又想不到。
大周統帥將領就那麼,新生的將領只有安易之一個,她是自己打出來的。
徐家的將領不是沒有,在東海抗倭戰鬥中,多有立功,聖元帝又不肯用。
在聽了虞九舟的話後,聖元帝看向信國公,“信國公,你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