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失勢,就代表著虞九舟能永久地掌握權力,這跟她的主線任務不沖突。
遲家不該浪費她太多精力。
遲晚回到了靈堂這邊,遲晴正在等她。
再次見到遲晴,遲晚還是不明白,以對方跟前身的關系,對方為何不遺餘力地幫自己。
“阿姐。”她輕聲叫道。
遲晴溫柔地笑了笑,“談好了?”
遲晚搖搖頭,“算是吧。”
“你不必憂心,遲家有我看著,翻不了天。”
以往她做不了遲家的主,現在不一樣,她是伯爵,伯府以後她做主,大不了太夫人年邁,突聞噩耗,一病不起。
只是這樣,遲晚身上就要多一條罪過了,還是得再等等,先禁足就是。
遲晚點頭,“多謝阿姐,我還要面聖,就不久留了。”
“去吧,不能讓陛下久等。”
遲晚心中疑惑,臨走之際還是問出了聲,“阿姐為何這樣幫我。”
遲晴一愣,隨後笑道:“只因我是你阿姐。”
只是這個理由?實在是奇怪。
遲晚疑惑地離開,遲晴看著她的背影,唇角含著笑,一直等看不到了才轉身。
“吩咐下去,看好太夫人的院子,裡面的人出行都問清楚,看緊了,等葬禮結束,給太夫人的身邊再換一批貼心的人。”
“是,主君。”
遲晴站在靈堂上,看著遲銘武的牌位,看了許久,最後只抓了幾把紙錢燒了。
“人非人,鬼非鬼,滑稽,可笑。”
.......
遲晚入了宮,同時接到了虞九舟的傳話。
陳遠道:“駙馬,殿下讓人帶話過來,今日你在伯府受的委屈,都會傳出去。”
提前給遲晚塑造人設,對外透露她在伯府受了太夫人的罵,以及太夫人說的那些話,都會傳揚出去,至於遲晚的話,有的會透露出去,有的不會。
虞九舟上輩子苦於名聲壞了,這輩子她提前做好了準備,無論是自己的名聲,還是遲晚的名聲,總不能變壞。
有的時候,名聲好不能改變什麼,可有的時候,特別是關於孝,若遲晚什麼都做足了,皇帝那邊也定案了,陶老太太還有這樣的發言,那就不一樣了。
如果哪一天陶老太太還要作妖,輿論上自是站在遲晚這邊的。
滿朝文官最喜惹了陛下,讓陛下給自己一頓廷仗,不管死不死,都落了個忠誠為國的名聲,博直名有好處,所以很多官員哪怕惹了皇帝也願意去做。
不在朝堂的那些名氣在外的人,當地官員都不敢亂動。
就像那些世家大族,自詡世家出身,看不起皇族,看不起非世家的人,世家子弟,與他們的學生,站在大周朝堂之上。
朝堂上至少半數官員,都跟這些世家脫不了關系。
就算不是這樣,單論這些人的名聲,比如範家老太爺,現在大週年齡最大,名聲最大的大儒,他不在朝堂,可他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被讀書人奉為上諭,比聖旨都要遵從。
這樣的人,皇帝見到都不敢端坐在皇位上,當然,要是皇帝發了狠殺了就殺了,但造成的影響太大,以後就別指望文人的筆下能寫自己的好了。
並且禁得了一時,禁不了一世。
殺這樣的人,皇帝要承受不小的後果。
這就是聲名,好的名聲,做了壞事,不到證據確鑿,人家不覺得是你做的,反倒為你辯解,壞的聲名,明明什麼也沒幹,只要是壞事,髒水總能潑在身上。
不過惡名跟賢名都有用,像前身就是因惡名在外,要是她出了什麼事情,人們自然會懷疑是虞九舟因不滿殺人。
惡名不會讓一個人莫名地沒了,影響範圍太大,但只要找到機會,殺了也就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