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虞九舟的誇贊, 遲晚只當成了普通的誇贊。
她不知,這是虞九舟對她的期許,對方希望她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遲晚覺得這個誇贊太大了, 閣臣是什麼, 內閣成員,掌管大周政務的那幾個人之一,算起來她才十九,十九歲入閣是不可能的事。
正常入閣流程是,考上進士, 入翰林院苦修, 外放為官,回到京都,步入九卿,可能外放成巡撫或布政使等, 一省高官後再入閣,可能直接成為尚書直接入閣。
這一步步看起來簡單,實際上翰林院出身的人那麼多, 每年一甲三人,庶吉士可能幾人, 可能數十人, 其中一部分人入翰林院,一部分人培養成六科給事中。
聖元二十八年,成功入閣的也就二十來人, 一甲跟庶吉士約莫二三百人, 十不取一的數量,可想而知這個閣臣的含金量。
遲晚可不敢當,她連進士都不是, 因是國子監的學生,就算沒能考上舉人,也是可以蔭官的,可她是勳貴出身,蔭的是武官,這要是真讓她入閣,皇帝怕不是要被天下文人罵死。
再說了,她也不想做什麼高官,在這京都的戲臺上天天演戲有什麼好,找個角落做她的“神醫”不香嗎?
以她的醫術,在一個小地方混出“神醫”的名頭應該不會太難。
遲晚總覺得虞九舟是在暗示她什麼,又想不到是什麼,她哪知道,虞九舟虞老闆是想給她一個動力,結果因不會畫餅,便讓人體會不了了。
今日遊船,遲晚唯一可惜的是,她都沒怎麼玩,光接待人去了,一會兒王上一會兒首輔的,真沒意思。
時間已經晚了,虞九舟今日出行的目的也達到了,答應了跟遲晚出來玩,這也算遊玩過了,還做成了幾件事,沒白出來。
虞九舟習慣了這樣的遊玩,每每遊玩就是隔著眾多侍衛走馬觀花地看看,靠近或者親自上手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表演節目的是自己人。
如往年皇後身體好的時候,會帶著一眾命婦體驗集市,每個人拿出來一些東西到集市上賣,賣得的銀兩捐給災民,或者是前線將士。
這樣的活動能得來不少銀子,又師出有名,是善事,一開始的時候,不是沒有官員參皇後從事商賈之事,皇帝實在是沒銀子,一力壓下了,每年舉辦一次,多年過去就成了風俗。
由皇後舉辦的集市上,身為長公主的虞九舟,才能體驗一把普通人逛集市的樂趣。
這就是差異,遲晚覺得在船上什麼都沒玩,算不上游玩,虞九舟覺得這樣已經算了。
因此,回去的路上遲晚感嘆了一句,“下次定然帶殿下出來好好玩。”
虞九舟:“?今日不算遊玩?”
啊?遲晚一臉驚奇,“玩了嗎?”
就在船上看看歌舞,坐在窗邊往外看看,這就算玩了?
遲晚看虞九舟的眼神都心疼了起來,“殿下,你真是太不容易了。”
虞九舟蹙眉,什麼跟什麼,她開始不理解遲晚了。
她堂堂長公主,這人為何用這樣的眼神看著自己,令人有一種很憋屈的感覺。
……
兩人剛回到公主府,立馬有人來報,“殿下,駙馬,遲銘武死了,遲煦病重,醫者說救不活了。”
“宮裡說,人已經死了,事情就了了,讓淮安伯府把屍體帶了回去下葬,因是罪臣不讓大辦,令其子孫服喪三日就下葬。”
聽聞遲銘武死了,遲晚立即看向虞九舟。
虞九舟心裡有了計較,“明日一早,你選人多的時候去伯府祭奠。”
遲晚明白她的意思,“我知道了。”
當著所有人的面進了伯府,也顯得她不是那種冷心冷肺的人,虞九舟特意叮囑了她這一句,就是在告訴她怎麼做。
哪怕表面上,她不是遲銘武的孩子,但至少她出身侯府,還算親戚,總要去祭奠,這個關頭,朋友不去,親戚也要去。
皇帝說了不許大辦,可跟淮安伯府有親的,總要派上小輩走一趟,明早伯府內的人應該不會太多,但也不會太少。
總之遲晚肯定要去的。
畢竟伯府的太夫人還活著,她盡管是遲銘雯的孩子,可太夫人怎麼算都是她的祖母,劉夫人是這個身體的娘親,名義上的伯母,這一趟她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