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煙雨中
一場冷雨過後,天氣徹底涼了下來。
時至今日,腰扇雖然已經演變成工藝品,配飾用途大過功能性,但淡旺季難免還是要受溫度影響。
在田欣七拐八彎的關系網牽線下,有個古裝電視劇的製片人對此很感興趣,連續來鎮上考察了好幾次。若是和他談成,不僅不用再發愁整個四季度的銷量,或許還能起到規模化的帶動效應,眼見有戲,連一向不太熱衷於俗務的邵啟冬都開始上心起來。
扇莊代表和製片人趙潤年一行人的見面安排在鎮上吃本幫菜的餐館包間。
點完菜,趙潤年朗聲笑著提議道:“邵總,今天咱們就別喝酒了,前陣子體檢,我肝功能指數超出正常三倍多,醫生說再不節制,下一步就是肝硬化。”
事關健康問題,邵啟冬雖好酒,卻並非勸酒之人,自然無不應允,客氣問:“要不請趙總嘗嘗我們當地的雲霧茶?”
“喝茶行啊。”趙潤年點頭同意。
孟臾與邵啟冬交換過眼神,出去取了茶葉和茶具。
邵啟冬靜靜看她在桌前落座,將茶盤上擺放的杯子一隻只拿下來,接著側首點著泥爐子,溫上水。起火、扇爐、洗杯,提壺頓杯,動作不緊不慢,行雲流水般嫻熟,手指自始至終穩穩當當捏在薄薄的瓷胎上輾轉,從水沸到出湯不過幾十秒的時間。
趙潤年接過茶盞,還沒入口,就先忍不住叫了聲好,由衷贊道:“我上部戲是個電影,導演要求高,為了鏡頭寫實,讓女主角提前一個月學怎麼泡茶,正式開拍時還嫌燙手,近景遠景要拍許多遍,你們都不知道她在片場失手砸碎了多少杯子,浪費預算還在其次,一模一樣的茶杯補都不好補。小孟這手功夫,一看就是家學淵源,專業的。”
孟臾莞爾:“趙總過獎了,其實我……上學時勤工儉學,在茶館打過工。”
趙潤年開懷大笑,“原來如此,那我也不算看走眼。”
孟臾繼續恭維:“您好眼力。”
這頓飯雖然是為拓寬銷路,但又不能只談買賣,做生意的本質還是人際關系,趙潤年這種自詡文化人的一般都好風雅,不管是真心還是附庸,句句不離文史。
孟臾平時喜歡看些閑書,又提前查過趙潤年主控出品的戲,做了充足的功課,話雖不密,只要開口接就讓人身心舒暢,不知不覺就把氛圍調動起來。
文娛不分家,席間不免要聊起當下熱播的影視劇。
“倒不是我們不想做精品,而是現在的審核機制太嚴格。就拿古裝劇來說,能寫歷史正劇的本來就不多,那幾個大編劇都叫得上名字,就這還不讓開。其他型別的都要架空,置景道具方面根本沒辦法考據。”
孟臾說:“但我看您上次做的那個劇,不光熱度高,衣飾都是宋制,非常統一,朋友們都說審美特別好。”
趙潤年笑呵呵的與她碰杯,“那是運氣好,幹這行的,開機都要燒香念經,為什麼?因為很多時候播的好不好,是玄學。”
孟臾有些好奇問:“質量好也播不好嗎?”
趙潤年興致很高,說:“不一定成正比,更別提各種風險和意外,就好比我有個專案,拍完招商準備上線了,結果男主角嫖娼進去了,白幹大半年不說,裡裡外外賠了幾千萬。”
孟臾感慨,“真不容易。”
又託底說:“那也是小機率事件,我看趙總近幾年經手的專案評分都很高。”
吃到一半,邵啟冬傾身用公筷給趙潤年佈菜,孟臾趁著這個空檔說:“腰扇算是比較小眾的傳統技藝,所以才更需要趙總這樣眼光獨到的人帶到大眾的視野裡。”
話題最終還是要回到推銷腰扇上來,但總要用話術裹上一層光鮮的包裝,這話顯然是對了趙潤年的胃口的。
只見他滿臉愉悅地接話:“這頂高帽子給我戴上了,趙某自然要略盡綿薄之力。邵總啊,小孟雖然年輕,但是很有自己的見識,你有個好幫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