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回望陰魂不散的蕭融,也不管日前與靜宜爭得有多不好看,裙擺一拎上了馬車。
車繞過條急彎,往山下而去,靜宜從屜櫃裡拿出個淡藍色的手絹,展開後露出一隻透明的玉鐲子,水頭極好,飄著縷縷綠花。“我這人嘴快,那日壽筵上說了蠢話,父王已經狠狠罵過我了,妹妹不要往心裡去。”
凝香一睇那價比千金的鐲子,“縣主太客氣了。”
“妹妹說這話便是不把姐姐當自家人了。”靜宜拉過凝香的手,用手絹子墊著,把玉鐲往她手腕上推,“我阿孃與婉姨素來交好,我父王更是把五郎當作親兒子對待。”
凝香心知靜宜態度陡然轉變與霍王近來的境況不無關系,樹一敵不如結一友,她握住靜宜的手,“那妹妹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靜宜鬆了口氣,漸漸也有了些笑模樣,把懷裡熟睡的女兒輕輕搖了搖,遞與凝香看。外頭日光依舊熾熱,馬蹄嘚嘚響起,車窗上始終映著道挺拔的影子。
靜宜眼角往窗子上一瞥,把聲音壓低了些許,“妹妹且聽姐姐一句勸,都是嫡親的兄弟,你既是五郎的心上人,跟彥和還是稍稍避嫌為妙。”
凝香心說有些人狗皮膏藥似地黏著,她就是想拽也是有心無力啊!卻見靜宜面色突然有幾分古怪,神秘兮兮的,湊到她的耳邊:“你不知道吧,彥和他不是我姑母的養子,而是親兒子!他是我的親表弟,也是五郎的親表弟,本該姓徐的!”
這一聲若平地起驚雷,震得凝香許久未曾回過神來,靜宜又在耳邊說了些什麼,她皆充耳不聞。
好半日,車夫在外頭稟告:“縣主,到朝陽門了!”
靜宜把窗牖一推,陽光隨即射入車中,照得凝香眼前一片模糊。靜宜一指前頭巍峨聳立的城門,“前魏武帝聽信方士讒言,與隱太子日生間隙,隱太子被構陷私藏桐木人,無以自白,無奈起兵誅殺奸佞,最終於此地被伏殺!武帝晚年後悔逼死妻兒,修建望思之臺,接隱太子唯一存活的女兒入宮教養,便是後來以身殉國的南陽公主楊道安。”
寄予厚望的太子慘遭廢殺,武帝倉促之下改立蕭夫人所生的末帝。末帝重色輕國,即位之初便大興土木廣修宮室,搜羅絕色以充宮闈,惹得民不聊生。淮南刺史率先舉兵叛亂,自立為帝,國號為陳。大將軍陸年打著平叛的名號,實則趁火打劫,率兵大舉南下。此後十年間起事者不計其數,天下遂大亂。
末帝嘉寧十二年,梁國公於太原起兵,名曰勤王。翌年,末帝被叛將刺死在江都,四年後,梁軍統帥徐乾棟斬殺守將葉抗,攻佔上京城,七月梁國公於太極宮稱帝。同年八月,陸年毒死少帝,改建康為燕京,在靳鐸、尹琪等人的擁戴之下,於建興宮登基,自此三國並立。
從前魏到大梁,這座湯泉宮見證了多少起起浮浮,回首繁華如夢渺,山河萬裡幾多愁,江水滔滔不捨晝夜,紅粉佳人曇花一現,英雄好漢皆化白骨,唯這座朝陽門歷經風雨,百年如一日屹立不倒。
靜宜說:“相傳武帝即是在此地第一次見到衛後,衛後當時還是個普通宮人,她有一雙顛倒眾生的眼睛,相士說這雙眼睛若生在男兒身上,必定名垂千古,功震古今,武帝聽後大喜,當夜就臨幸了衛後。”
這都是話本子裡編排爛了的故事了,凝香心酸地露出一點微笑,“色衰而愛馳,若幹年後,正是對著這樣一雙如出一轍的眼睛,武帝覺得他的龍椅岌岌可危。”她松開被指甲掐得發白的掌心,“起於湯泉宮,衰也是湯泉宮,不知道衛後在昔年聖寵之地接到賜死聖旨時,四女一子接連慘死,有沒有後悔當年花重金買通相士。那一場富貴啊,流水似地從指頭縫裡溜走了!”
蕭融騎在匹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出眾,原本走到了城門跟前,依稀聽見了凝香的聲音,忽然掉頭向她看來。
凝香扒住車牖,絢爛日光之下,護城河若金帶一條環繞宮城,是衛後誕下皇子,武帝賞賜的那一條嗎?那高大城門上斑駁的痕跡啊,可是隱太子腔子裡濺出的血?
天空被太陽染成了赤紅之色,有一群大雁斜飛而過。兩雙琥珀一樣的眼睛終於不再躲閃,靜靜凝望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