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
營中的將士們,列隊在營門外,以最隆重的儀式,歡迎曲芙蓉與蘇莫寒凱旋。
老將軍蘇平川親自立在營門口迎接他們倆。
蘇傳凱將自己的坐騎驚雷,讓給曲芙蓉騎著,親自牽著驚雷與飛雲的韁繩,引著曲芙蓉與蘇莫寒走過將士們的佇列,接受將士們的致敬。
曲芙蓉騎在高高的驚雷背上,蘇莫寒依舊騎在飛雲背上。他們倆並肩而行。
或許是因,她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終於將蘇莫寒帶回來了,又或許是因,長達七日的食物短缺、風餐露宿、睡眠不足,再加上每日高強度的勞作,已耗盡了她的體力。
趴在哥哥背上睡了一路的曲芙蓉,從哥哥背上下來後,虛弱到快要撐不起自己的腦袋。眼皮也睜不開,直往一起合。
此刻,面對向她行注目禮的將士們,曲芙蓉努力挺直自己的脊背,撐起自己的腦袋。大睜了雙眼,撐起自己的眼皮,拿出她慣常自信堅定的目光,緩緩走過佇列。
這一刻,曲芙蓉只覺得神聖莊嚴,前所未有地激動。
那種感覺比她觀看顧梔子的笄禮還要震撼。
都過了好幾日,她還沉浸在這份激動中。
她跟蘇莫寒說:“哇,這可太威風了!我坐在驚雷背上,看著眼前的將士們向我行注目禮,我從沒有如此自豪如此展揚過。”
她俯身往前對著蘇莫寒道:“我這是跟你這位凱旋的英雄沾的光。”
蘇莫寒轉過頭來,看著曲芙蓉說道:“你自己就是英雄。你不是沾我的光,是我沾你的光。要沒有你,我蘇莫寒哪會有活著回來做英雄的機會?”
他們倆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是他們回營十天以後。
其時,曲芙蓉正推著蘇莫寒去看夕陽。
曲荷舉花了五天功夫為蘇莫寒設計打造了一個輪椅。
曲芙蓉便每日傍晚推著蘇莫寒,到營中那個高臺上看夕陽。
回營後,蘇老將軍親自吩咐小廚房,每日為曲芙蓉與蘇莫寒精心做了菜餚送過來。又有張弛為他們倆開了方藥調養身子。
此時,曲芙蓉的臉上有了紅潤,兩頰也變得圓潤了些,身子已經休養得差不多了。
蘇莫寒的腿傷處,經張弛檢查,確實已經傷到骨頭。
張弛拆去了曲芙蓉用於固定傷處的樹枝,重新用正經夾裹捆紮固定。張弛贊嘆曲芙蓉判斷準確,處置得當。
張弛又檢查了蘇莫寒身上中箭之處,看到了蘇莫寒的傷情及曲芙蓉為他做的處置。傷口沒有破潰、沒有感染,已經結痂。
張弛臉上的表情,就不是贊嘆而是震驚了。
他無法想象,蘇莫寒傷得如此重,又是在那樣條件惡劣的荒島上,曲芙蓉是如何做到在沒有器具、沒有藥物、無人幫助的情況下,為蘇莫寒取出了身上的箭鏃,卻沒有危及到他的生命?
張弛更不知的是,曲芙蓉找到蘇莫寒時,蘇莫寒已經沒有呼吸沒有心跳。她是生生將蘇莫寒救活的。
張弛將這稱為奇跡。
那是後來,曲芙蓉思慮過後,將這吹氣急救的法子教給了張弛。張弛才知曉這一切。
這法子是曲芙蓉在一本不常見的醫籍上看來的。
她學的用的,都是望聞問切、用湯藥用針灸那一套。平素裡,根本用不到這種法子去救治病人。因而,她只看過一遍,從未練過。
憑著她過目不忘的本事,按照書上的步驟來,這法子在緊急情況下果然好用。
回到營中後,有一回,張弛與曲芙蓉討論蘇莫寒病情時,曲芙蓉將這法子,告訴了張弛。
曲芙蓉是覺得衛營裡的傷病員,傷病情形與外面的普通病人情形不同,她有責任將這法子告知張弛。
萬一再遇到蘇莫寒這樣的緊急病人,能救一個是一個。
張弛聽了曲芙蓉的話,對曲芙蓉肅然起敬。半張了嘴巴定住不動,半晌無法言語。兩隻眼睛定定地看著曲芙蓉。
那眼神,就像一個虔誠的人面對觀音大士,充滿了崇敬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