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急需生理衛生課
這幾天, 全縣各公社各大隊,根據地裡麥子成熟情況,已經陸續開始搶收麥子。
拖拉機都在大隊部待命, 或者是已經參與到搶收工作中去, 在外頭跑縣城的拖拉機少之又少,根本就不夠坐的。
基於這個情況,今天一大早的, 談老太和韓秋梨, 以及已經放假的談家耀宋建義他們, 就先做拖拉機回家, 留談家悅在這兒陪著談禮,等沈南星放學之後,他們三個再一起回家。
下午放學那會兒肯定沒有拖拉機了, 再叫人騎腳踏車過來接他們。談禮現在坐腳踏車後座沒問題。
沈南星三人回到欒宋大隊欒營村,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
是秦虎開領導的吉普車送他們回去的。
要麥收了,梁老太太擔心大兒子家裡太忙, 非要回去幫忙,昨天就回去了。
昨天梁書記要到地區去一趟,就是慶市,南明縣是慶市下轄的縣,秦虎當然也跟著給領導開車。
梁老太太等不及, 就自己坐拖拉機回去, 結果今兒一早就打電話來,說她有些不舒服, 叫梁書記安排秦虎, 等下午高中放學的時候,去請小沈同志過來家裡一趟給她瞧瞧。正好學校也要放麥假麼, 也不耽誤小沈同志上學,瞧完了再開車送小沈同志回家,也不背路。
這話說的。
梁書記眉頭立刻就皺起來了。
真是老太太不舒服,還能等到下午再找大夫?
所以肯定不是老太太,而是別人。
梁書記對自家媽很瞭解,如果她自己哪裡不舒服的話,那是肯定會強忍著,不會打擾自己工作,也不會往外宣揚,更不會說叫隊裡出拖拉機送她去醫院的,尤其還是在這麥收最繁忙的時候。
上次老太太頭疼成那樣,都是叫大兒子悄悄找個三輪車,把自己推著去大路口,再搭拖拉機去縣醫院,正巧碰上沈南星也坐拖拉機去縣城。
老太太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不能叫人對她家指指點點,說她有個當縣太爺的兒子,就在村子裡搞特權,佔集體的便宜。
兒子當官這一路走來真不容易,農村出身,如果不是有岳家提拔,他壓根兒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家裡不能給他幫上啥忙,那就只能盡量不給兒子拖後腿。
所以老太太不叫當官的兒子,給他弟弟梁滿營安排工作,梁滿營和他媳婦到現在還在地裡當農民。
如此,其他親戚在開口求辦事之前,就也得掂量掂量,人家哥嫂都還是農民呢,給你們安排工作?你們比人家親哥嫂關系還近嗎?
這些年,以這樣的理由,梁老太太不知道推過多少想走後門找工作的親戚。
果然,一場運動結束,撥亂反正,不僅沒波及到自家兒子,還叫自家兒子趁勢又往高處走了一步,這一步至關重要!
梁老太太清醒的很,知道好好保住這個當官的兒子,那就啥都不會缺。
就像是梁滿營和他媳婦,是留在大隊務農,可以梁滿營那樣木訥老實的性子,啥職務都沒幹,也沒任何人敢欺負他們一家。
他媳婦當了記分員,工作也輕松的很,隊上也沒人說不合適。
大孫女是小學畢業,農村戶口,卻能嫁到新義縣城,女婿一家都是廠子職工,結婚後沒多久就把大孫女也弄進去了。
二孫女初中畢業,直接去了衛校,現在已經進了新義縣醫院,正規手續進的。
前些年運動正激烈的時候,農村一個當兵名額多難弄,尤其是女兵,可她三孫女就去當兵了!
小孫女,自己不爭氣,但只要她叔叔不倒,等過了眼下這個坎兒,她以後的路也不會難走。
所以,何必非要一定給大兒子大兒媳安排工作呢,叫他們在家務農,挺好!唯一可惜的就是,大兒子沒生出個兒子。
梁老太這人非常聰明。
梁書記也知道自己老孃的心思,可以說,他當年能順利娶到自家老婆,也跟他媽梁老太有關系。
當初岳家是看不上他梁滿山這個農村出身的窮小子的,但梁老太親自去見了岳父岳母一家,後來岳父岳母就同意了。
因此這會兒,一聽梁老太那些話,梁書記就明白,真正需要看病的人,肯定不是梁老太自己,也不會是那些親戚。
唯一能夠讓梁老太動用他這邊關系的,就只有大哥梁滿營。
當年家裡窮,是梁滿營憑著一身氣力幹活掙工分養活一家子,也供他這個弟弟上學。
大哥白天下地掙工分,晚上去石場打石頭,其他空閑的時候,去糧倉幫著翻曬糧食,去農場幫摘棉花,沒日沒夜地幹……累到吐血,供他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