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秋霞也吸取前面兩次的教訓,給談家勝好一番交代,甚至給了談家勝5塊錢,讓他跟這姑娘逛街時,必須把這5塊錢花完。
結果好麼,這姑娘得知談家勝帶了5塊錢,問姑娘喜歡什麼都可以買,只要不超過5塊錢,並且他手裡也有票就可以的時候,姑娘直接給談家勝跪下了,說她其實有物件,她不是自願來相親的,因為媒人說如果相上了談家願意給80塊錢彩禮,她家裡人就非逼著她來相親。
姑娘求談家勝把這5塊錢和那十幾斤糧票借給她,她以後肯定還。
談家勝就把這5塊錢和糧票都給了那姑娘,那姑娘當即就坐上去縣城的拖拉機,之後再沒一點兒音訊。
可姑娘家裡不幹了呀!
你把我家姑娘給弄丟了!誰讓你給她錢的?
反正就是鬧騰,讓談家賠錢。
欒秋霞對兒子對那姑娘都惱火得不行,可絕對不認是自家兒子弄丟人家姑娘的。
那姑娘二十多了,自己長腿要走,誰管得了?
真要說,還得讓那家人賠自家5塊錢並十幾斤糧票呢!
談家在欒營村是外來姓,但欒秋霞孃家可是本村人,本地大家族,孃家親兄弟就6個,這還不算一群叔伯家的兄弟姐妹。
當初談大伯談中祥娶欒秋霞,也是看中欒家孃家的強勢,能叫談家這外來戶在村裡紮上根。
那姑娘家眼看惹不起這家子,又有中人說和,真逼急了告他們賣閨女。那家就也不敢再鬧事,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但後果就是,所有人都知道談家勝是個憨子、木頭,辦事差半,這親事就不好說了。
過得去的人家,看不上談家勝,怕自家姑娘嫁過來受委屈;那磕磣點的人家,欒秋霞又看不上,覺得自家兒子太憨厚,老丈人那邊不行的話會拖累兒子一輩子。
那二婚頭或者寡婦什麼的,欒秋霞更是不願,不般配!
這一拖,就拖到了現在,談家勝今年都29了,在農村已經算是大齡中的大齡,再不說親,那以後真是要麼娶寡婦,要麼打光棍了。
欒秋霞真是著急上火。
娟子娘去年初的時候又給說了現在這個。
姑娘是七八裡外方莊的,就是嫁了個大一輪的男人,結婚當天把彩禮全拿走,死活都不回門的春花,嫁的那個村子。
方家姑娘上過初中,看起來也白白淨淨斯斯文文的,就是有點矮,家裡條件中等,父母也都是普通農民。
跟這姑娘,總算是走到了看家的地步。
看過家,姑娘也願意,但就是流程走得特別慢。
談家勝年齡大了,欒秋霞當然想趕緊把兒媳婦娶進門,二兒子談家明那邊也等著結婚呢。
但方莊這姑娘就是不緊不慢的,隔幾天提個要求。
彩禮100塊,成。
結婚要三十六條腿,成。
農忙的時候談家勝得去姑娘家幫忙,成。
去年夏天收小麥和種秋的時候,談家勝幾乎天天都在方姑娘家,每天回來都累得倒頭就睡。
欒秋霞心疼卻也沒攔著,姑娘家那邊弟弟歲數小,地裡活幫不上,願意把姑娘嫁給大勝,還不就是看大勝能給那邊幫一下,這點算計不算什麼。
收麥、種秋又收秋,談家勝累得瘦了十來斤,姑娘那邊也終於鬆口,說等過完年,天不冷了就結婚。
也又提要求說,結婚後要單過。
一般來說父母在不分家,但實際上農村現在過得去的人家,兒子多結了婚的,幾乎都分家了,沒辦法,不分家矛盾多。
欒秋霞想了想,分家就分家,早晚要分的,答應。
姑娘那邊總算肯把日子給定下來了。
就定在農歷三月初六,陽歷是4月12號,也就是十來天後。
欒秋霞總算是放心下來,婚禮要用的東西也都置辦得差不多,肉票也攢夠,老四在供銷社上班,提前已經打好招呼,到時候直接叫人把肉給送來。
其他酒席上要用到的糧食、豆腐、菜、幹果,也都給下了定。
婚房佈置好,三十六條腿也都準備好,給新媳婦準備的衣裳料子、床單被罩、全新的棉花胎等等都已經提前送去女方家裡,等結婚那天會當成嫁妝再抬來男方家。
這邊結婚,按理說被子是要女方家裡準備的,但女方家裡條件差的話,就也由男方準備好,提前送去女方家裡,結婚那天“嫁妝”會好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