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也的確到了?裁兵的時?候。
第一是,原本?招兵的時?候很多人就是為了?一口飽飯進入軍營的,如今天下已定,解甲歸田的想法也的確出現在了?不少將士的心中,畢竟軍營之中不少還是之前在各地叛軍之中被裹挾的流民,不得已而從軍的最後被賀章他們收編的。
第二是,常年的招兵入伍,現在民間的青年勞動力嚴重?不足,雖然耕牛和機械代替了?一部?分?,但是官道和基建方面的進度卻被耽誤了?不少。
第三則是,現在的軍隊也需要?改進精進了?,隨著大量的火器越發的成熟,進入軍隊的火器越來越多,而這些?精巧的東西對於使用者來說要?求也高上了?很多,識字都是最基礎的,數學更是無法避免。更不用說隨著疆域的擴大,騎馬更是必備技能,而隨著大量在軍校接受過基礎的軍事?教育的年輕人進入軍中,有一些?人確實也該淘汰了?。
只是朝中希望能將將士的數量降低到40萬,這還包括了?各地的地方部?隊,然後將軍備支出降低到財政的45。
這個比例本?身是一個和平時?期的定位,不過,在宋時?看來,和平?
這不過是一個開始!
甚至只是一個開始的開始。
先不說現在還是西域的新的邊疆,隔海相望甚至都還沒有出現在萬國坤輿圖上的奧洲,才是大魏工業化未來最重?要?的一環。
要?知道,華夏的鐵礦不是富含雜質純度不高,就是技術有限開採困難,但是澳洲卻不一樣,那邊的煉出來的廢料,含鐵純度都比華夏的高,實在沒處說理去。
再說商稅改制、日本?銀礦、海外貿易已經提高了?大魏的賦稅收入,雖然不至於將大頭從田賦上拿走,但是總的來說也算是大魏的稅收的一個巔峰水平了?。
不過錢多了?起?來,要?花錢的地方也就多了?,各地重?建的驛站,邊疆隨著地域擴張需要?重?新規劃的防線堡壘,基建尤其是最為花錢的地方,光是遼東的那些?凍土,冬日堅硬如鐵,夏日偷偷消融,即使是水泥修路,過上一年就會變得坑坑窪窪,年年修,年年補。
再加上小冰河時?期的極端天氣頻發,降水稀少,水利設施的修建便?顯得格外緊迫。
朝臣的理由很充分?,但是說服不了?宋時?。
她?也沒直接拒絕,只是一邊推進精兵政策,對確實有些?臃腫的軍政體系進行修剪。
但是她?也沒有將那些?將士全部?放回去,隨著多年的戰爭,很多人的家鄉早已被夷為平地,即使回去也沒有家了?,既然如此還不如響應號召,將這些?年輕力壯又有從軍經驗的退伍老兵安排到邊疆去。
那邊正好各方面都缺人,況且,相比人多地少的江南,北方區域更需要?大量的人口充實地區,尤其是有大量的無主土地可以加倍的分?配到那些?人手中。
作為抵禦遊牧民族的根基力量撒到邊疆的每一個村落,既可以訓練鄉勇,特殊時?候也能集結起?來抵禦危險。
另一邊,將軍隊裁軍的事?情推動的差不多了?,就藉著生病療養的名義南下去了?江南。
歸根到底,還是錢不夠。
之前的時?候宋時?為了?吸引人員從軍,將退伍軍人的待遇提的非常優厚,不僅從軍後受傷有補貼,退伍後有工作安排。
就算是犧牲的將士,家人的會定期收到一筆撫卹金,直到孩子成年,或者老人去世。沒有孩子的,也會由軍方出面,以將士的名義去老幼院領養一個孩子,過繼到將士的名下,那個孩子成年前的衣食住行包括上學的花銷都包含在內。
這一部?分?的支出無疑是算在了?軍備後勤裡面,而且肉眼可見?的,隨著大部?分?的將士退伍,這筆花銷會越來越大。
朝中不少的大臣想砍的也就是這一份支出。
因為這不僅是讓財政的支出,其實也是變相的提高了?武將的地位,戰亂之時?,要?靠武官將士打天下,文臣多有容忍,但是眼看著天下平定,自然要?開始從方方面面開始削減武官的待遇以及威望了?。
所以,他們才是遇到財政問題,不想著開源,反而一個勁的想著節流的原因。
不管何?時?,總會有著一群這樣的人,從古至今。
宋時?站在泉州的山坡之上,身後是香火鼎盛的天後宮,不遠處還有印度風格的開元寺,以及圓頂的清真寺……
僅僅開海不到三年,這座城市就已經迅速褪去了?百年的塵埃,煥發生機。
感?受著初夏的微風吹拂過她?的臉頰,等待著萬裡迢迢從南洋帶著安南收複訊息回來的船隊入港。
她?伸手撫摸立在天後宮門口立起?來的石碑,那是前兩年開海的時?候,她?讓人立下的鄭和下西洋的祈福碑文《天妃應靈記》,上面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心中升起?一抹悵然,隨即被一種更深的情感?取代。
畢竟,另一隻獵物,已經到了?待宰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