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管是海外還是遼東和蒙古甚至西域,都需要大量的人口遷居過去。
華夏的文明同化能力是最強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打下來的土地就會自動?歸到?你的領域,只有大量的人口遷居過去,帶來新的文明交流和融入,創造新的財富和生活模式,才能吸引那些原本的邊緣民族融入進來。
從而經過數代的努力,將?他們,變成,我們。
將?腳下的土地結結實實的變成我們的土地。
而第一步,則是推動?百姓對這個世界形成認知。
天有多大?
地有多廣?
人有多種?
物有萬般。
有了認知,才?會有好奇,才?會有興趣。
生活才?不是一潭死水。
為此皇城日報已經足足準備了數年,從創報之日起,皇城日報就以?連載的形式,在第四個板塊上創立了萬國志,開始從大魏的周邊地區開始,逐步介紹世界各國的風趣奇譚,地貌民風。
那些曾經聽聞過的陌生國家,那些聞所未聞的奇異名字,那些相隔萬裡的國家地域,在皇城日報的介紹之中娓娓道來。期間參雜著一些點評。
比如蒙古的草原養的長毛羊,價值不菲,保暖舒適。而近些年百姓的餐桌上羊肉的價格大幅度下跌,新奇保暖的羊呢衣在富戶士紳之間流行,就是來源於蒙古的臣服。
比如遼東的森林皮草人參,物産豐富,寒冬的皮草價格大跌就是因為來自遼東和北海的皮草大量湧入,成為即使是普通工人攢錢也能買得起一頂帽子。
比如安南和琉球的糧食一年三熟土地肥沃,但是當地的百姓卻不會精耕細作,或是由於戰亂,大量的土地拋荒,百廢待興。
其中不乏誇張或者隱瞞之處,但是這些都是必要的春秋筆法,最起碼,不管是去哪個地方,只要落戶就給?分配土地這一點是真的。
哪怕是那些投降的女真人,被打散以?後,也是通通拉出了山海關之外,然後每到?一處無主荒地,就開始根據地力的情?況和大小,大聲呦呵:“這裡的地作價x兩,價高者得!”
然後任由那些想要留在當地的女真人出價競標,價高者得,沒?看中的則拉走往遼東的更深處走,直到?所有人都獲得土地。
那些外族的女真人尚且如此,那些原本就屬於華夏的良家子自然待遇更加優渥。
江南以?及沿海地區是地狹人多,無計可施。
但是樹挪死,人挪活。
只要願意?走,不管是海外還是邊疆,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而隨著各種日報的出現,突破了大開本的紙張印刷後,簡化版的坤輿萬國圖也開始大面積的出現在村學附近,雖然大魏國境內的山脈走向和河流經過了處理但是大概的對比還是有的。
從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遠方的國度産生了莫名的期待。
當然隨著人口的流失,當地的宗族産生了各種的應激反應。
一開始的時候,宋時的農具更新和耕牛租借,以?及官方出糧食應徵各鄉的百姓興修水利,還是很得宗族歡心的。
因為這意?味著耕地效率的提高和糧食的高産,這無疑是一個值得讓人高興的事?情?。
尤其是宋時清理無業遊民和走街串巷的浪蕩子,嚴刑重?懲那些作奸犯科的貪官汙吏以?及犯事?的百姓,流放起步,苦役打底,動?輒流放千裡萬裡,隨著蒙古臣服,安南收複,那些人又?多了好幾個去處。
不僅震懾住了那些百姓,更加是讓民間的風氣為之一清,雖然不到?夜不閉戶的程度,但是也算的上路不拾遺。
畢竟你們也很難弄清楚,掉在地上的那些包裹裡面到?底是真的財物,還是釣魚執法的誘餌。
但是隨著耕作效率的提高,江南的耕地卻並沒?有變多。桑蠶業被壟斷,富餘的勞動?力為了賺錢不得不出門去修官道,搞基建,入工廠後,留守在鄉下的宗族勢力開始慢慢回?過味來。
自己手中的權力,萎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