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亂世如何開闢大航海(基建) > 第148章 魚塘 想要發展桑蠶業,最大的……

第148章 魚塘 想要發展桑蠶業,最大的……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19世紀私生女 聽說我上線就被追殺[全息] 喂!你到底會不會攻略反派啊? 四個大佬跪著求我躺平(穿書) 女主播又美又癲,榜一大哥殺瘋了 帝國玫瑰 快穿之我家宿主佛系虐渣 快穿之我的崽崽是炮灰 快穿之我靠養娃走上人生巔峰 快穿之炮灰女配惹不起 我靠尊重原著在魔改世界通關[無限] 瘋批公主殺瘋了,眾卿還在修羅場 吾父嘉靖 [封神]你們怎麼都不是人啊 [排球少年]喪系少女無法戀愛 [綜英美]成為大都會記者後 [魔笛MAGI]墜海 偉大航路的浪漫星河 綜漫:從咒回開始的戀愛養成計劃 虎杖他爸和腦花醬可是純愛啊!

第148章 魚塘 想要發展桑蠶業,最大的……

想要發展桑蠶業, 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用地的競爭。

沒有比經歷過?亂世的人更明白,糧食的可貴之處。

人沒有絲還可以有麻,有棉, 甚至是皮毛。

所謂遍著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不管是古今中外,絲綢從來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因此盡管從種桑、養蠶、繅絲,紡織等等環節都是由百姓去製作,但是作為成品的絲綢卻從來不是他們的生活用品。

亂世之前,大家會算一畝桑田的盈利能超出水稻數倍,至於糧食, 從糧店買就?行?了。但是當亂世來臨,糧價漲到二?兩白銀一石,五兩銀子一石,甚至有價無市的時候,再?多的桑木也換不回一顆救命的糧食。

很多人絕望之下甚至將家中的桑樹砍伐掉,改種糧食,又?或者將付出了極大的心力建好的桑園賤賣,只為換得一□□命糧食。

種了桑木就?無法種糧食, 種了糧食就?無法種桑木,這就?是擺在江南最大的問題。

而且就?算種糧食也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 不管是水稻還是小麥, 哪怕是新出的番薯、土豆、六穀子也不能單一的種植,否則地的肥力會被?消耗殆盡。

只能按:春種土豆,夏收後種綠豆肥田,秋種冬小麥這樣來迴圈, 由於小冰河時期的溫度,中間種的那一輪綠豆往往等不到收獲時節就?要全部埋入地裡?肥田,才能讓冬小麥獲得足夠的營養。

而六穀子在貧瘠的坡地也不能單種,只能在每兩行?玉米間種一行?大豆這樣套種,玉米稈為豆蔓支架,豆根固氮肥田,才能讓産量不至於太過?稀少。

為了一口糧食,每個地方都在拼命增産保收,對抗天時。

宋時又?怎麼能將強行?將良田改種桑樹呢?

為此宋時找了徐光啟一起走訪了江南很多的村子,去實?地考察,最後,當看到一個靠湖邊的村子,大大小小魚塘旁邊,被?壘高的地基上種著一連串的果樹的時候,宋時終於想起了以前在嶺南地區看到的桑基魚塘。

所謂的桑基魚塘,是因為某一地區水網交錯,許多地方地勢低窪,種植作物很容易遭受水淹。因此百姓們就?把?低窪的地方挖深為魚塘,將挖出的土覆蓋在四周的土地上築成塘基,這樣一來土層增厚,從根本上解除了水澇之害。

原本不能利用的窪地重?新被?利用了起來,在壘高的塘基上種樹既可以守土固基,還能增加收入,而魚塘裡?往往是以最好養活的鯽魚為主。

走訪的時候宋時看到已經有不少的人家在塘基零零星星的種了桑樹和其他的果樹,只是還不算成規模,不過?想必是沒有技術問題的。

宋時記得她?去嶺南那個農莊玩的時候,主人家有介紹過?,桑基魚塘的一大好處是種桑、養魚、養蠶,三者相互促進?,桑葉養蠶,蠶糞喂魚,而魚塘裡?挖出的塘泥又?可以作為桑樹的有機肥料給桑葉增産,從而構建出理想的生態環境。

而魚塘,裡?面養魚也不必要單單只養鯽魚,宋時小時候看農業頻道有提過?,魚是可以混養的,最有名的就?是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混養模式。

鰱鱅控藻防腐,草魚清塘助通氧,青魚除螺保堤。

現在的大魏百姓能攝入的蛋白質含量還是偏低的,沒有速成的白羽雞,光憑兔子還是不足以維持肉類的供給。

而且大量養蠶,雖然蠶蛹很少作為主流的蛋白質補充,但是如果做成蟲粉,以其高蛋白質的成分,不管是喂雞鴨還是喂魚都能提高它們的成長速度和肉量。

江南地區水網密佈,很多的窪地,灘塗,如果能推行?四大家魚的養殖模式,將不能種植的窪地整合成桑基魚塘的新模式,或許能從某方面補足百姓的生活所需。

再?加上桑葉換糧票的制度,多少能平衡糧桑之爭的問題。

不過?不管什麼樣的政策都需要實?踐以後才有說服力。

魚塘要多深?

地基如何防蝕固土?

魚卵魚苗如何獲取?

魚的種類比例如何安排?

如何防止群魚生病?

以及推行?上的各種問題,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探索和解決。

宋時只是依賴於資訊大爆炸的前世,所以什麼都懂一點點,深究下來會的卻並不多,但是沒關系,她?也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她還有很多的親人,朋友,以及權利。

而且前人的知識並不匱乏,有時候需要的僅僅只是靈光一閃,一兩句話的提點,他們就?能摸到精髓。

比如和她?一起下鄉的徐光啟,雖然垂垂老?矣,但是一針青黴素下去也尚能食飯。

徐光啟本人早年的時候擔任六部尚書,也曾推行?過?農政新法,更是寫出了《農政全書》這本鉅著,書中基本上囊括了大魏一朝農業生産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

其中也不乏有:大蒜去病,淋水孵魚、家魚混養,鰱鱅去濁,草青食穢之類的章節,只是都沒有被?系統性的總結在了一起。

他還曾翻譯過?《泰西水法》介紹西方先進?水利技術,在江南這種水鄉,水泥的作用會極大限度的提升,以他所知道的知識會得到更多的應用。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鎮國太子 一笑之威,乃至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