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借款 這個世界上很少會有人,……
這個世界上很少會有人, 願意心甘情願的將?自?己手上的錢白白的給到別人。
這個理論,宋時在一路打?家劫舍,啊不……是在做募捐防疫工作的過程中明白的。
甚至越是有錢的人, 在錢財上就越是吝嗇小?氣,他們不會理解自?己財富與産業的堆積只是依託國家政策上帶起的風口上的豬, 而是自?認為一切都是自?己應得的。
北地多年戰亂,又加之天災肆虐,光是保住今年種上的糧食已?經是拼盡全力?,為了後面的種植,還要加大水利設施的建設,加上官道修建,更是抽不出?半分資源了。
一路上帶著血色的清丈田畝行動, 好?不容易才讓那些本地農民從富戶鄉紳手中獲得了些許屬於自?己的土地,也讓流落到此的流民有了一個容身之所。
但是在新一批的糧食收獲之前,沒人能確保今年就能平安度過。
江南水網密佈原本是適宜耕種的魚米之鄉,但是隨著經濟作物壓過糧食作物的大面積種植,江南地區的糧食也只能依託外地。
而全面脫産只為打?仗的軍事軍隊,更是物資消耗的黑洞,甚至宋時還不能停下募兵的隊伍。
既然無法節流,那就只能開源了。
京師有意無意透露出?來的, 重啟市舶司的訊息。讓整個沿海地區的海商全部都沸騰了起來。
鄭一官和石香海當即就分別給宋時寫?了信,詢問?了市舶司開啟相關的事情。
畢竟他們都同屬於一條船上, 聯合掌管著整個大魏海上貿易的路線。
既是示好?, 也是試探。
同時也是怕慢對手一步,將?優勢拱手讓人。
鄭一官年幼下海經商,並在澳門接受洗禮,成為了天主教徒, 又從一介平民逐漸成為大魏沿海上最有力?量的海上勢力?之一,和日本以及西?洋人的關系都處的不錯,自?然也算是個梟雄。
在大琉球的事情上吃了虧後,雖然引而不發,不代表他就將?這件事放過了。他雖然暫時接受了朝廷的詔安,但是也是虛與委蛇的因素居多,畢竟擺在他頭上的甚至是一個剛剛及笄的女子。
對方還藉著大魏朝廷的名義和日本公開進行貿易,出?動的船支比起他的簡直要多出?一倍去,原本在南洋的生意就被石香海佔了一半。
作為能在海上呼風喚雨數十年的人,一旦有機會,自?然反水起來也不會猶豫。
而石香海則不同,同樣?是海盜,出?身蛋家人的石香海並不僅僅是憑藉著亡夫的的遺産才站起來的,她聰明果決,下手狠辣,卻又不失大局,由?於繼承亡夫對於西?洋人的厭惡,在南洋和嶺南有著更強大的關系網,在紅旗幫的人氣並不輸於鄭一官。
在南洋本身也多有女子經商處理事物的傳統,女子之身並不能成為她的阻礙,只有能力?不足才會。
她雖然也接受了詔安,但是更多的只是藉著大魏官方的名義在南洋更好?的獲取利益和地位。
當然宋時是故意留下他們兩個互相轄制,他們彼此也心知肚明。
現在的大魏局勢未定,所以才能容忍他們這些海盜在大魏的沿海上收保護費,一旦他們將?目光投射到海洋,那麼只要解決了內亂,那麼誰也無法阻止帝國的手向外延伸。
尤其是現在鎮遠軍在大魏可謂是連戰連勝,眼看著整個大魏都快收入囊中,而且遍佈全國的改革、基建以及均田行動,哪怕是個瞎子也知道大魏真?的要變天了。
說不得,這次還真?的能把這個已?經埋了半截的大魏充新挖出?來。
這個時候再不表表態,幹點錦上添花的活,那就太晚了。
宋時分別給他們以及她掌握的海商們寫?了信,大致提了一下重啟市舶司的想?法,畢竟朝廷就是朝廷,天天打?著朝廷的名義去經商,宋時是無所謂但是朝中抗議之聲沒停過。
不過信件的重點在於,詢問?這些人:如果開通了市舶司,那麼每年的海關稅收應該有多少?
宋時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要錢!
一封信激起千層浪,很快,眾人紛紛開始串聯報信。
因為市舶司關稅這個定位比較微妙。
如果是宋時私人名義要錢的話,圖著打?點上下,只要能攀上關系,這錢多少也就給了。
說到底這個錢是給到朝廷的,而不是給個人,是無法拿去做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