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開海 大魏想要開啟大航海,需……
大魏想要開啟大航海, 需要什麼?
一個穩定的而安全的國家環境,是所?有大型專案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資源和人力都?能有效調動,給予遠行的船隊從政策到軍事上的保護。
而充足的資金和發達的工商業, 才能讓大航海這個風險和收益同樣巨大的産業,擁有啟航和開拓海外?市場資源的動力。
大航海, 它不能完全由官府主導。
否則上位者一念之差,就會讓七下西洋成為絕唱,它必須有來自?民間持之以恆的嚮往和動力。
同時,它也不能完全由民間主導。
一心?只想賺錢的商賈只會在達到蘇門答臘島後,在利益和風險達到平衡時,就會選擇安於現狀,拿著金錢回轉, 拒絕繼續投入。
然後,才是先?進的航海技術以及造船能力,這反而是大魏最不缺乏的東西。
不管是人力、資源還是航海技術,大魏一直屹立在這個世?界的巔峰。
雖然在連年的戰亂中有所?衰退,但是宋時從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永明?城旁邊不凍港的船廠,大琉球島上不許隨意砍伐的樹木,以及從全國各地搜羅的匠人和萬物工坊持續數年的鑽研。
大魏最缺乏的其實是對于海洋的戰略意識!
華夏幾千年來一直都?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大陸國家, 雨熱同期,縱深廣闊, 橫跨溫帶和熱帶。即使地形和水源上稍有不足之處, 也在這片陸地上生活的人們,數千年矢志不渝的改造下,已?經?成為最適合他們生存的模樣。
而整個藍星,除了?歐巴羅的地中海和南北亞墨利加大陸中間的加勒比海。
也只有華夏的大陸架上得天獨厚的擁有著一連串的島嶼, 層層遞進,如同珍珠項鏈一樣散落在帝國的疆域,循循善誘的引導著帝國往熱帶資源更加豐富的地方靠近。
這層層遞進的島鏈,既阻止了?風暴和大陸架沖撞的地震蔓延到帝國的深處,也讓海洋的探索變的如同搖籃,太平洋的邊疆到印度洋的側畔,船隻都?可以在附近的島嶼上歇息停靠,而不必害怕迷失在無邊無際的海洋之中。
這個搖籃,同時也成為了?禁錮的枷鎖。
因為帝國過於早熟,世?界的發展又過於的緩慢,當帝國巡視一週,發現一片荒蕪中只有自?己是唯一的文明?時候,它錯誤的選擇了?沉睡。
然而,不管帝國的先?發優勢多麼明?顯,這終究是一個黑暗森林的世?界,藍星的資源是有限的,互相吞噬是生物的本?能,只有一直保持在最前列,才能避免被吃的命運。
一旦落後半步,你就能感受到身側虎視眈眈的目光和滴血的獠牙。
區別只在於,對方想什麼時候吃你。
帝國的邊疆永遠在重新整理野蠻人。
停下,就是死亡。
而宋時來到這個世?界,或許就是為了?喚醒這個即將陷入沉睡的帝國。
宋時一邊處理著手頭上從京師遞過來的文書,一邊盤算著手上的資源,眼看著大陸統一的進度已?經?邁向了?60,她不可能讓自?己折戟沉沙在資金不足上面。
而其他的地方,暫時也挖不出更多的資金了?,現在帝國還未收回的疆域,即使光複,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基建才能恢複元氣。
日本?的金銀山是德川幕府最後的支撐,短時間內,大魏的精力是空不出來打一場跨海之戰了?。
直到看到龔敬轉給她的一封關於鄭一官的信件的時候,宋時的目光不由一頓。
信件上面說道?:鄭一官在打探京師的訊息,似乎是想要重開市舶司。
宋時的目光的落到了?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