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陸提學又要來周清的策論。實是見解深刻,又不標新立異。陸提學連同策論和七道考題的答卷一併送到宋河那裡。
同時他還加了批紅。
宋河看了之後,自然挑不出文章的毛病。而且閱卷官、考官、副主考都推薦此卷,他自是順水推舟將此卷點中。
接下來陸提學等待江州其他考生的試卷,可是送來的卷子,大部分在水平極其普通,稍微有一卷發揮好的,可策論太過普通,甚至缺乏對時政的常識認知,根本不可能是張慎的作品。
他倒是覺得有點像周清的文章。
陸提學思來想去,還是沒有給這卷子批紅。
最後發現,江州只有九份卷子,問了負責搜撿的官員,才知江州有一個考生沒來。
陸提學猜到,應該是張慎。
既然如此,他就沒啥負擔。江州取中一個舉人足矣,再多一個,多少有些非議在。畢竟三次鄉試沒出過舉人,一次出兩個,那就太過顯眼。
而且那份策論普通的卷子,大概是周清的。
他再錄取,實在惹人閑話。
他說了要幫張家,可張慎自己不給力。即使缺席的考生不是張慎,可那些卷子裡,除開那兩份卷子外,其他卷子根本找不出錄取的理由。
他再肯幫忙,也幫不上這忙。
畢竟錄取的卷子是要公佈出去的。
很快十天過去,到了鄉試定名次的時候。
眾官員聚在一起商議。
宋河和陸提學來決定最終的排名。
尤其是宋河,作為主考,如果強硬,可一言而決。
不過他還是要賣陸提學這位馬上上任的大理寺少卿的面子。
當下擺在面前可為鄉試第一的卷子有三份。
每一份,都在各房的考生中得到最優的評語。
宋河微微一笑:“我看還是取這一份好,這一卷的策論最得我心。不知鳳先兄以為如何?”
那一卷正是周清的卷子。
陸提學以為不是周清的,而是某個去外地求學回來計程車子。
想著人家求學之勞累,文章又是出眾的,宋河願意看他面子,點為第一,確實不無不可。
只是他還是為周清有些可惜,若是周清策論再好一些,並沒有這份卷子珠玉在前,陸提學心下裡是願意舉賢不避親,錄取這一卷的。
但他心裡還另外有個想法,周清落榜,他才有機會將周清帶在身邊調教,使其歸心。
“那就如大人所言。”陸提學拱手一禮。
宋河哈哈大笑,
“鄉試解元出來了,把糊名撕開,看看到底是誰?”
眾官員瞧見了名字籍貫,有些陌生。畢竟江州一向科舉不興,他們這些不是江州本地的官員,根本沒聽過那邊有啥人物。
唯獨陸提學張大了嘴巴,滿臉不可思議。
……
……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師弟,今日放榜,正當應了此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