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曰:剛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孟子曰: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諺雲:自小天下去的,剛強寸步難移。此皆言其人宜自卑自下,而不可有自高自大之心也。
夫所謂高大者,予聖自雄,剛強好勝,有己無人也。惟不自高者,終必至於高;不自大者,終必至於大。
何言之?不自高者能卑於人,不自大者能小於人。能卑能小,有若無,實若虛,有才而不使,有智而不用,藏其所能,示其無能;本自有知,示其無知,以之應世而世人皆喜,以之學道而師友皆悅。
昔禹聞善言則拜,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皆是自卑自下,而不自高自大,故為大聖大賢,而萬古不沒也。
但不自高自大之事,須要真心實意行去,方有所濟。倘外而勉強卑小,內而傲氣暗藏,是伏戎於0[共/(升—撇)],內外不應,其心不真,其行不遠。
外恭而內不敬,所謂巧言令色,鮮仁矣。不但不能去高大之病,而反增其窩禍之病。
故不自高,必至於不知有高;不自大,必至於不知有大,才是高大之病悉化矣。
歷代祖師,已往群真,俱在自卑自小路上修道立德,久而不怠,是以大成其事,終為人人之所不能及也。
世間糊塗學人,在俗者或有富貴勢利,而不肯卑小於人;或持才能學問,而不肯卑小於人;或仗年老齒尊,而不肯卑小於人。
在道者或記幾卷丹經,自謂有得,而不肯卑小於人;或學幾段工夫,自負抱道,而不肯卑小於人;或隨心任性,高傲無忌,而不肯卑小於人;或急欲速得,不耐久長,而不肯卑下於人。
更有一等詭詐之徒,罔知誠心受教,而反竊取祖師法言,東挪西扯,混說亂講,引誘露話。
或師心自用,捉風捕影,班門弄斧,稱能誇長。如此等類,皆是自高自大,不能自卑自小,以性命為大事也。
殊不知性命大道,為世間希有之事,豈可以自高自大而妄想,又豈可以自高自大而輕得乎?
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高大關口打通。把一切自滿自足,傲氣雄心,一筆勾消。
從至卑至小處下腳步,實實落落學去。不但應世無禍無災,而且學道必多受益。
否則,自高自大,不能卑小於人,誰肯以高大之事來說?妄想明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