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顏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老祖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
上陽子曰:釋迦聞佛半偈而欲舍其身,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問廣成子治身奈何而可以長生。
此皆自貴自重,而不可自暴自棄也。夫人秉天地五行之氣而生身,有氣而即有性,有性而即有命。
是理氣性命即寓於一身之中,不論賢愚高低,同此一理氣,同此一性命。
凡夫聖賢,原無分別,惟能了性命者,即是聖賢;不能了性命者,即是凡夫。
孟子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者是也。仙傳雲:自古飛昇者三千,拔宅者八百,坐脫立亡者不計其數。
凡此皆是學而知,苦而成,未有不學不苦而能知能成者。世間生知者有數,學知者居多。
雖雲生知,翻個筋斗,即有迷處。不學不成,學而方成。故釋迦亦必師然燈;孔子亦必師項槖;老子亦必師元始。
至如玉鍾呂劉王張石薛陳白諸位祖師,皆是脈脈相續,口口相授,可知能學而即成,不學不能成。
學之功力,豈小焉哉?世間糊塗學人,不將自己性命看重,不將自己身心修持。
身在道中而知自己有道,身居寶林而不知現在有寶,認假棄真,以虛為實。
或曰性命長短,乃有定數,非人所能勝;或曰仙聖是天生,非凡人所能學;或曰大道至深至奧,非等閒所能知;於是自暴自棄,自畫其限,甘居苦海,蹈於沉淪,枉為人類矣。
殊不知既在人類,負陰抱陽,即有天地之造化,人人可以為聖賢,人人可以成仙佛,但要至誠進步,屈己求人,由近達遠,經久不怠耳。
試觀山中狐狸猿鹿,乃畜類耳,存神養氣,靜處於窟穴,年久功深,亦能隱形變化,延年益壽,而況人為萬物之靈,焉有修道不成者?
如曰人不能成道,豈乃獸之不如乎?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暴棄關口打通。
立不易方,把有生以後氣質偏病,習染累贅,一齊掃去。專心慕道,從艱難困苦中磨鍊出去。
不知者必欲學而知,不能者必欲學而能。遷善改過,存誠去妄,始終如一,永無更變,大道可冀。
否則,自暴自棄,不以性命為重,不以道義為貴,打混過日,醉生夢死,空空一世,一失人身,萬劫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