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出院後的日子很平靜,每天過得很漫長也很快。
第一次去理發店洗頭的時候,秦笙還有些擔憂。
一個是脖子與身體的陌生感依舊強烈,脖子好像是剛裝上去的,雖然不會動輒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但每一次活動像極了沒有塗夠潤滑油的樣子。她擔心平躺和起身的不方便。
另一個是秦笙在網上看見的術後小故事。
博主術後第一次去外面洗頭,樓下有兩家理發店,博主先去了最近的一家。
店長正在給唯一的客人吹頭發,做收尾工作。但卻對博主生硬地表示,還有許久,暗示她不要等待了。
最終,博主是在較遠的第二家理發店洗完了頭。
故事不長,說出來卻也讓人感概。
理發店長有挑選客人的權利,只是脖子上傷疤不應該成為客人被拒絕的理由。
這是出院的第五天,加上手術住院的日子,秦笙已經一個多星期沒有洗頭了,突破她洗頭的最長紀錄。
鏡子裡的女人,頭發油光發亮,表層的頭發甚至看著有打綹的趨勢。然而臉蛋白皙透亮,眼睛炯炯有神,氣色好極了。只有脖子上長且寬的醫用膠帶透露了她病人的身份。
生巧仰頭,眼睛又圓又亮,表情單純中透著一絲疑惑,麻麻為什麼在這裡站這麼久,是有什麼好吃的嗎?
秦笙嚴格執行醫生說的七天以後再拆紗布的話,秦媽媽作為監督。
只是她每次對著鏡子打量的時間會稍微長一點,希望視線能穿透厚重的紗布,好讓她看清紗佈下面的疤痕到底是什麼情況。
“媽媽,我等下要出去洗頭。腦袋太癢了!”秦笙結束自己的打量,走到秦媽媽身邊小聲說道。
現在她可以正常講話了,音量還是略低,走近了講話會輕松一點。
秦媽媽放下手中的毛線,轉頭看她:“確實要洗了,再不洗就要生蝨子了...”
“......”秦笙無言,小時候某位堂姐不注意被傳染生蝨子的故事到現在也是長輩教育小輩的法寶。
居民區內的理發店一般都是家庭作坊,理發師就那麼一兩個,都有親屬關系。這是秦笙第二次推開自己樓下理發店的玻璃門。
先前她和趙可兒在一家頗有名氣的造型師辦了充值會員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定期過去消費。
理發店不大,總面積四十來個平方。進門不遠處擺著一個黑色兩人座的皮質沙發,可供等候。沙發正對著造型位,兩面鏡子在中間,左右各兩個可以造型的位置。
理發店內沒有開燈,光亮來源於穿過玻璃門的天光。
秦笙和秦媽媽推開門進去,只看見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的小哥,綠色的貼頭皮板寸頭,疑似店長。
“你好,可以洗頭嗎?”秦媽媽替秦笙開口詢問。
綠色板寸頭小哥立馬收起手機,從沙發上站起:“可以,馬上就能洗。”他邊說著,邊開啟店內的燈。
白織燈驅走了陰天的陰沉感,也讓人能夠把店內情況看得更清楚。
店內一共分作兩塊,一塊是剪吹燙染的工作區,一塊是洗頭區。洗頭區只有一張洗頭用的床,看上去有點年份了。洗頭區和剪吹燙染區中間開了小門,秦笙曾經瞥了一眼,是個儲物的小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