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事情辦完了,就該去辦水裡的事。
隨心回到客廳脫下衣服和布鞋,換上溼的大褲衩。
從挎包拿出手表看一眼,凌晨三點過二分,沒人看著自己幹活,這做事的速率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這好比人們常說的“貧窮限制了想象力”: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日常吃饅頭的人根本想象不出來滿漢全席的味道,因為沒有嘗過,穿過最好的衣服是集市上100塊的外套,怎麼去理解10萬塊的高定?
自己有超級計算機般的大腦和進化了的身體,幹起活來,自己與普通人相比,普通人就如一個兩三歲的幼童,幼童怎麼能理解一個八級鉗工的手藝呢?
念頭掠過,隨心知道自己腦子很活躍。
水裡的活是捕魚包括捉黃辣丁)和回收蝦籠,蝦籠裡的甲魚不少,不必另外去捉。
隨心心裡有數,金礦、煤礦、銻礦三礦的體量太小,消費不了多少高檔食材,自己多掙錢的出路在城市,在大廠大單位,在需要高檔食材的有關部門,這也是自己今天上午去縣委縣『政府』招待所的根本原因。
煤礦每次要千來斤魚,自己又不想給他們死魚,隨心就感覺家裡養魚的缸和桶不夠,得讓二表哥趕緊做幾個大木桶。
隨心決定給煤礦捉兩條大魚,將大魚腮巴拴住,就可養在河水裡,減少水溝裡水池養魚的壓力。
大魚正合適大食堂做大鍋菜,幾百人吃飯的食堂,一條百多斤重的大魚只夠塞塞牙縫,兩條也不夠。
捉大魚用不上網,隨心到後院拿了兩根小指粗的麻繩,也不進房了,直接飄上屋頂,從屋頂上飛越而過,象片葉子一樣地飄入河中。
在陸上或在水裡行動,對於現在的隨心來說,只有一個區別,下水會打溼衣裳,其它和陸地一樣。
隨心選擇的捉魚地點,仍是原來急灘下面的洄水區,這裡水草茂盛,大小魚眾多。大魚都是獨自行動,它們也不一定按照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規則覓食,食草的大草魚仍然啃食水草,之前,隨心是親眼看見了的。
這河裡的大魚是多,沒多久,隨心就看見一條一米多長的大鯉魚在水草中大口吞食,這種大魚,遠遠一看,真象個潛水的半大小子。
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它們的攝食習『性』是少吃勤食。
隨心練過身法的身體在水中也更靈活了,衝上前,輕輕一巴掌就拍暈了這條大鯉魚。
看著輕易到手的魚獲,隨心沒了以前收穫的成就感,十多天前,自己還得和大魚角逐一番,而現在呢,自己讓它逃無可逃,大魚的動向自己瞭如指掌,速度也不知比大魚快了多少,捉條魚,就這麼輕而易舉。
不過,自己越容易捕獲這些水產,也就能更容易供應那些廠礦、買家,自己也更多地獲得資金,為有錢有勢打基礎。自己明白,不管自己修煉到一個什麼高度,只要自己仍生活在人間,那在世俗中就仍需要個名聲地位,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有錢!有錢,就能讓人過得隨心所欲,讓親人至愛們得到至高享受。
抓到了第一條大魚,隨心就用小指粗的麻繩拴住魚腮,系在碼頭的樁上。
這樁是牢固的,而且幾根樁是相連的,大鯉魚在水裡遊動的勁力再大,也不可能把樁拉得鬆動,幾十條大鯉魚也不可能。
第一條大魚到手,隨心又去抓第二條大魚,這次,隨心選擇潛外碼頭對著的河中心,隨心想,這段河道自己還不知情況,但清楚河底有豐肥的水草,不可能沒大魚逗留。
隨心在水底沒巡遊多久,就發現了目標,這不是隨心運氣好,而是這條河裡水產實在豐富,明江本就是條古老的大河,水產資源素來豐富,只是人們沒能力捕撈而已,現在水電大壩一攔,雖說阻隔了很多魚類的洄游,但原有的水生物得到了更好的棲息環境,大魚多了,不足為奇。
這條大魚是草魚,隨心知道自己不會看錯。
鯉魚和草魚長得很像,往往很難區分,但也有最簡單的區別辦法,就是鯉魚通常尾巴都有紅『色』成分,草魚體型比鯉魚瘦長,還有,鯉魚嘴邊都有2根鬚子,而草魚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