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秤大象的事情,涉及一典故,古代三國的曹衝用船與石塊稱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在歷史上留下神童美名。
典故是這樣的: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孫權送的這隻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是嘲笑,想一想,另一個稱王的人送來的禮物,怎麼能宰殺,就是曹『操』都對他怒目而視。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
曹『操』此時也後悔自己不該提出這麼一個難題,讓自己和眾大臣都沒臺階下,真叫人為難了,這個事情如果傳出去,為讓吳國和蜀國認為自家魏國無人可用,起了輕視之心。
這時,跟在曹『操』身邊的小孩曹衝說話了,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去看稱大象!”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上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這典故倒象童話。
在沒有地磅房的古代,這辦法確實管用,曹衝不愧為“神童”。
現在這辦法也管用,不過對隨心有些不利,活蹦『亂』跳的魚濺出了不少水,讓隨心虧了秤,隨心當然不會在意這點小事,但宋道明他們則更清楚了隨心的大氣。
在大家齊心協力下,青魚、才魚、河蝦青蝦、螃蟹、甲魚、野兔、野雞都過了秤,裝上了車。只活野雞給了蔣為民個小驚喜,餐桌上有野雞肉這道菜,
就讓這次接待上了個檔次。
隨心順便介紹了幾個野雞做法,尤其是對“野山『藥』燉雞”進行了推薦,而且野山『藥』無論是燉家雞還是燉野雞都是美味,喜得宋道明連聲請隨心寫下這幾道菜譜。
宋道明的做法讓蔣為民暗中撇嘴,上次的菜譜讓夏昌安副礦長拿了,小陳這筆字寫出來就是字帖,讓人一見就好生心喜,宋道明肯定在夏礦長那裡見過了,才會這麼主動請小陳寫菜譜,然後據為己有。
隨心自然是滿口答應,趁他們算帳,自己回房間把菜譜寫了。隨心想,幸虧自己上世好吃,又喜歡留意自己喜歡的菜的做法,這會才下筆如神,一揮而就。
象這道“香辣童子雞”,自己就很喜歡用它下酒。
“香辣童子雞”的做法:
主料:童子雞、幹辣椒、花椒,蔥薑蒜各少許,香菜少許。
輔料:鹽、料酒、雞精、白糖、油。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