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好啊!我這輩子就遇見過幾個優秀負責的先生,他們改變了我的命運,把我從失敗中解救出來。”
趙長青突然來了精神,眼神變得熱忱。
回想整個學習過程,肯給你機會,有耐心教育後進生的教師可不多。
他很幸運,最關鍵的高中人生中遇見那麼幾位。
然後趙長青興奮地分析了教師對社會的作用,對國家的作用,嬴政都插不上話,頭一次見他那麼興奮。
“吾兒,你所說教育確實對國家社稷重要萬分,聽說你已經開始投入實踐了?”
嬴政說的是長青書院,一個規模不算大的書院,卻囊括了法儒墨道農幾家精華。
若非章邯派人去蹭課,恐怕他都不知道,趙長青這逆子竟如此博學。
比宗室教授的內容還要高深,但是他的講授方式把枯燥難懂的內容變得生動,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所以,嬴政想讓趙長青參與編纂教科書,他已經下定決心開化教育。
建立軍事學堂避免軍事人才青黃不接,再建立書院培養些治國文官安定天下。
這是國家為人民提供一個社會階層流動的機會,學而優則仕!
還能緩和社會矛盾,大秦子民為了一統六國出力甚多,必須也得給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
提供些學習的機會,學習秦國文字,提高民族向心力。
學習農家經典,能夠增加土地產出,農人多些收成。
“吾兒,你先挺住,以你的才智參加編纂是沒問題的。不如為父去走走後門,給你撈個編纂官?”嬴政笑眯眯地問。
趙長青冷靜下來,他心中也有問題。
“哪些人可以享受到教育啊?不會只是給宗室吧?”
只給宗室教育權,那階級矛盾不就更突出了嗎?嬴政的設想是,用書院教育出來的官員平衡大秦膨脹的老氏族和武將團體。
“定然不會的,只有宗室接受教育,那全國不得亂成什麼樣。我聽說是先試點,然後爭取在整個大秦推廣,對此必須要有一套合格的教材。”
趙長青聽完,感覺也是一件好事。
開化教育,意味著提高國民文化水平,一個休生養息的太平盛世即將到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趙長青喃喃自語,想到歷史課本上的內容。
“這個為父不知,這等機密哪打聽得到。聽說吾兒得了千畝土地,還有建邑權?”
嬴政內心是瞧不上儒家耍嘴皮子的,空耍嘴皮子不幹實事,這個他不喜歡。
縱橫家同樣也是耍嘴皮子,但是他們也是實幹派,為達目的以命相抵,可以說是為了成功不擇手段。
想想張儀,堂堂張子輔佐秦惠文王,除了第一次見大胃王討要河西之地時,還沒來得及嘴遁被打了一頓,平生嘴遁哪有敗績。
法家有著非常明確的統治思想,這柄武器只能握在統治者手中,卻決不能散落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