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句淮大人,你別動手動腳地,我這小身子骨經受不住。”
趙長青實在受不了都水令的熱情,這樣神經大條的人真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嘛。
“嘿嘿,我粗人一個,灌溉農田也不簡單,我真是頭大了,先生你一定行!”
句淮已經稱呼趙長青為“先生”了,看著趙長青咧嘴不自在的表情,嬴梵強忍憋笑。
“句淮大人,你可是我的上司,這可承擔不起。你還是叫我趙兄弟吧!”
趙長青覺得自己只懂個皮毛,也不願意班門弄斧。
“趙兄弟,儘管說就是了,我身為都水令,定然嚴格執行!”句淮拍著胸脯保證。
這個都水令也太客氣了,趙長青覺得彆扭。
“剛才我粗略看了一下,覺得有三個困難擺在我們面前。第一,渭水沙多,一碗水半碗沙。這樣的水灌溉在農田裡,單是沉積的沙子就能把作物蓋住,阻礙作物生長。”
渭河本就是泥沙俱下,水質渾濁。
“先生可有辦法?”句淮十分著急,這確實說到他的心坎上了。
“不急。我們來說第二點,渭水下游水流變慢黃沙沉積,河沙淤堵河道,很多河流因此斷流從而導致無法灌溉農田。”
趙長青站在渭水瞭望亭上,扶著欄杆說道。
“先生年紀不大,卻一眼看破渭水的問題。我作都水令之職已經三年了,這些問題全都是說中了。下游總會斷流,花費朝廷多少人力物力啊!”
看著來回奔波的民眾和士兵,句淮心中也是苦惱,花費人力物力卻不能根治。
“句淮大人,大自然的力量根本不是人能改變的,黃河會將關中平原的泥沙帶到入海口,齊郡面積將會越變越大。我們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
黃河在秦朝時的入海口在齊郡,所以齊郡會越變越大。現代的山東就是齊郡和膠東郡合在一起。
“對了,那每年朝廷會給播多少錢財保證灌溉?”趙長青似乎想到了什麼,遂問道。
“保障時令的農田灌溉和清沙清淤,大概會有幾十萬斤粟吧。先生擔心財務不夠嗎?”
句淮疑惑。
而趙長青想著怎麼少花錢多辦事。
“最困難的還是第三點,人工效率低,缺乏有效的灌溉工具。很多農田遠離水道,灌溉不便。”
趙長青說完第三點,心裡都有些發慌,治理水利本來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現在他卻在這個位置上,而不是鍵盤旁……
這件事很難!
把理論變成實際,更難!
即使是當今社會,黃河治理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每年依舊會有無數泥沙進入大海中,大自然的力量不是人所能阻擋的。
“先生看得透徹,句淮自愧不如。想必先生有辦法解決,請先生幫我!”都水令躬身拜下,十分真誠。
連嬴梵都為之動容,在背後拉趙長青的衣角,希望他答應下來。
“說到底無非是兩件事,一是沙,二是缺乏工具。我盡力試一試吧!還請句淮大人全力支援。”趙長青抱拳行禮,躬身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