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自覺二房免了牢獄之災已是皇恩浩蕩,餘者不敢奢求,只忙著與家人商量,又要給賈赦賈珍收屍,又要贖出尤氏胡氏婆媳,又要打點賈璉賈蓉上路。
賈芸紅玉贖了林之孝兩口子出來一家團聚。寶玉黛玉商議後將柳嬸子贖了出來上廚下灶,琥珀贖了出來伺候王夫人,繡橘贖了出來仍舊伺候迎春。且有迎春從前的大丫頭司棋,被送回家後嫁了表弟潘又安為妻。探春便將她兩口子都贖了出來,給迎春帶過張家做陪房。
寧榮兩府查抄之日迎春倉猝離家,隨身不過帶了些自己的首飾細軟。後頭出嫁,探春將張家聘禮一分不留悉數給了迎春,自己又添補了五百兩財物給她做嫁妝。王夫人黛玉湘雲也各有添妝,總算體面出閣。
因朝廷臘月二十六封印,次年正月十六才開印。馮紫英出面疏通,容賈璉賈蓉出獄與家人團聚過年,次年正月二十上路啟程。賈家上下連探春都感激不盡,雖財力大不如前,還是湊著給馮府、北靜王府以及南安王府均送了厚重年禮。
尤氏胡氏婆媳決意同賈蓉一起去瓊州,平兒亦不顧自己身懷六甲,定要陪賈璉同往。探春已替平兒銷了身契,想著平兒有孕流放太苦,同湘雲李紈一起勸她留在京都。
平兒只哭道:“我們二爺是個糊塗的,他錯怪了二奶奶才會休妻。我跟著他,好歹有人幫著漿洗縫補照看吃住。若是他自己孤身前往,我放心不下,便是留在這裡也是牽腸掛肚。我已經跟了他,肚子裡也是他的骨肉,便是死也要在一處。”
眾人無奈,只得成全了她。賈璉聽說,感激涕零,求了賈政王夫人主婚,將平兒明媒正娶為繼室。只是巧姐卻叫他犯了難。若是帶著一起流放,只怕閨女受苦,年紀打了亦找不到什麼好人家。
劉姥姥聽平兒說了此事,便厚著老臉開口想賈璉求親,討巧姐給板兒為妻。劉家這些年靠著探春又攢了不少家底,在大興莊也算得數得上的人家了。板兒雖無意科舉,還做過幾年僕役,好在知根知底,且劉家一家子都將巧姐當娘娘供奉。這門婚事雖面上不好看,卻頗實惠。
若是從前,劉家哪裡敢開這個口。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寧榮兩府俱被抄家不說,賈璉抄家前便已將鳳姐休棄。巧姐乃是鳳姐所出,又只是個女兒,多少有些尷尬。且他如今娶了平兒,肚子裡懷著孩子,想著日後少不得還要添兒女,不免將門第與巧姐均看淡了。雖說板兒出身實在算不得佳婿,賈璉倒也並未拿大推辭,反而覺得能省一樁麻煩心事,就此答應下來,只為徹底了卻同鳳姐的過往,今後一心一意和平兒過活。
鳳姐休書中的五千兩,賈政悉數給了賈璉。總算賈璉念著巧姐下嫁板兒著實委屈,便留了一千兩給女兒當嫁妝以示彌補。剩下的四千兩,賈璉拿了三千兩交給平兒收著,送了一千兩給尤氏並賈蓉夫妻。探春湘雲黛玉私下說起來,都說璉二哥哥雖是浪蕩公子,究竟不比賈赦賈雨村之流,良心尚存。
且說賈家眾人劫後餘生,也顧不得講究,闔家就地在大興莊探春處過了年。正月二十,探春等送了賈璉賈蓉夫妻並尤氏上路。到二月初二,又送賈政王夫人、寶玉黛玉、李紈賈蘭搬入新居。
賈環因香料鋪子生意興隆,探春又將當初從鳳姐處要的兩千兩給了他,便自己在賈芸家街上也置了個三進宅院,頂門立戶過活起來。
待八月裡賈環一年孝滿後,探春求了王夫人,與馮家暗暗通了口氣。想等馮姑娘守完馮老將軍的三年父孝,便上門求親。賈環雖然門第出身才學並無出眾之處,好處就是婆婆妯娌和氣,且答應不會納妾。
馮夫人身為嫡母倒是開通,並未一口答應,而是吩咐馮紫芝的生母姨娘去問了馮紫芝自己的意思,又問了馮紫英。馮家商議後回話,若是賈環果然不納妾,待考中秀才,這門親便做得。
賈環得了回話,恨不得頭懸梁錐刺股,果然來年考中了秀才。後來如願娶了馮紫芝過門,被高門嬌妻管得老老實實服服貼貼。納妾自不可能,通房也不能有,便是去外頭喝花酒,都要同大奶奶先報備,且行動之間不得造次。若是惹惱了大奶奶,晚上還要親自打洗腳水。
馮紫芝乃是下嫁,且除了厲害點並無不好。生養了二子二女,相夫教子、管理中饋都是一把好手。於是賈環樂在其中,探春同賈家自然也不會計較。
只是閒來探春還是不免私下取笑弟弟道:“你說不想娶個鳳姐姐那樣的,我瞧你其實心裡就喜歡鳳姐姐那樣的。”
賈環倒肯維護妻子,回道:“紫芝雖厲害,可從不害人,哪裡像鳳姐姐了,三姐姐你莫汙衊你弟媳婦。”
賈政去職後賦閒在家,王夫人因心疾身子大不如前。幸得李紈黛玉都是勤儉持家的,靠了嫁妝薄產日子頗過得去,只是同從前的烈火烹油花團錦簇斷不能比。眾人偶爾說起過往,都感嘆好似紅樓一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賈寶玉為了生計,託北靜王馮紫英舉薦去了武英殿修書處擔任行走,負責印書校正之責,到死未得升遷。他雖仕途不順,卻與林黛玉伉儷情深,舉案齊眉,兒女雙全,恩愛如初。無奈黛玉天不假年,四十而終。賈寶玉將其平生詩詞刻印了一本《詠絮集》,悼念亡妻。
比起寶玉同賈環,賈蘭與賈菌都更熱衷科舉之道,七年後雙雙金榜題名。賈蘭中了二甲頭名傳臚,賈蘭中了二甲十名進士,一時賈家兄弟在京中傳為美談。賈蘭剛授了七品翰林院編修之職,便為寡母請了七品儒人的誥封。不料鳳冠霞帔才穿上身,李紈便急病而亡,算算不過風光了十日。賈蘭同賈菌後來均官至三品,妻憑夫貴,蔭及子孫。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轉眼便是十月,這日正好是孫紹祖的死祭。探春一早起來,用過早膳,便帶著孫繼業和孫媽媽在祠堂上香燒紙,又派人往鐵檻寺送了香火錢,為孫紹祖做場法事。史湘雲並非孫家人,這種事不好摻和,便留在自己的宅院內,同衛媽媽翠縷做著針線說話解悶。
葵官因是唱戲的大花面出身,針線活並不趁手,也懶怠學這些。她力氣倒是不小,平日裡只做個小子打扮,做些挑水砍柴之類的重活粗活,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小廝。此刻湘雲翠縷衛媽媽做針線,她便搬了小石磨盤進來在一邊磨起了泡好的黃豆,明日一早便有熱豆漿喝,還能點了滷水做豆腐。
一時翠縷又道:“奶奶當真不想同孫大奶奶一樣養個孩子嗎?倒不是為了姑爺繼後香菸,只是為了替奶奶解悶。一樣守寡,孫大奶奶那邊多了菌哥兒和業哥兒,就熱鬧好些呢!”
湘雲埋頭做著針線道:“有你們陪我,我不悶。再說了,我喜歡清淨,不喜歡熱鬧。”
翠縷便道:“奶奶這話只好哄鬼!當日在家裡做姑娘的時候,奶奶就是最喜歡熱鬧的一個人,寶姑娘二姑娘都嫌奶奶太呱噪,倒是林姑娘琴姑娘更願意陪姑娘說話。”
衛媽媽也道:“我這把年紀,定會走在奶奶前頭,翠縷葵官將來都要嫁人,奶奶能買人使喚,怎麼就不能養個孩子呢!”
喜歡賈探春嫁了孫紹祖請大家收藏:()賈探春嫁了孫紹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