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平兒被探春算計在內,聽了這話仍暗自歎服,心道若是二奶奶有這樣的胸襟,也不會非要置趙姨娘與死地了。
只聽探春對侍書說:“第一樁事好說,第二樁事,若是平兒開口,鳳丫頭定會疑上她。鳳丫頭的事,平兒雖有份,卻是不得已。所以我叫你和平兒一起回去,把我的意思告訴鳳丫頭,把平兒撇清。你不妨告訴二奶奶,我就是要她不痛快,她若是因此苛待平兒,親手削了自己的手足,寒了跟她的人的心,我知道了更加解氣。”
侍書一邊答應著,一邊過去將平兒扶了起來。探春又道:“你且告訴鳳丫頭,得意時需想著失意時。姨娘做過錯事,她也並不清白。她今日對姨娘痛下狠手,難保來日不被他人逼上絕路。若真有那日,只要我提的兩件事她都應了,我定然不屑再落井下石,但也休想我以德報怨。”
說完探春便站了起來,一言不發往外走。平兒無奈,只得和侍書一起跟在後頭。回到正屋,賈環已經梳洗了,見探春回來,便說:“三姐姐,我剛同菌兒商量,不如你留我住幾天,我同他一起讀書可好?”
以往賈環同趙姨娘母子口角甚多,頗有些瞧不上彼此的時候。同探春則是敬畏多過親熱,偶爾也怨恨親姐不肯提拔自己。可如今探春嫁了,趙姨娘去了,他突然覺得,偌大一個賈府,竟無一個親人了。
探春便對平兒說:“你回去告訴二嫂子,如今家塾關了,老爺不在,環兒沒人教導也不是個事兒。菌兒初一到十五在張先生家求學,下剩的日子自己在家攻書。環兒就留下住幾天,還能同菌兒一起讀書。老太太是想不起環兒的,太太那裡若問,都在二嫂子身上。”
平兒哪敢說個不字,忙著答應了,又說回頭打發人給賈環送東西過來。探春本欲說不要,這點東西我還預備的起。轉念一想,趙姨娘之死雖同鳳姐脫不了關係,賈母同王夫人卻應該並不知情。探春雖怨恨鳳姐不肯給生母一條活路,可為了孃家面子,並不欲鬧大。若是她連這點子小事都回絕,鳳姐平兒知道內情,不明就裡的旁人只怕會覺得她因趙姨娘之死怨恨上了王夫人乃至賈母,又生出一堆是非。因此還是點頭答應了,又叫侍書裝些土產,帶回去送給賈母王夫人並李紈黛玉迎春惜春,甚至連鳳姐巧姐也沒拉下。探春本就只想接著趙姨娘之死幫賈環撈點好處,順便給鳳姐添堵,姑嫂兩個私下鬥法,卻犯不著叫外人看笑話。
侍書同平兒走了一趟,第二日早上回來便帶了二千兩銀票,又說:“我剛同二奶奶提的時候,她那臉色,紅一陣白一陣青一陣紫一陣,最後都黑了。卻當機立斷給了銀票,說將來環三爺娶親,就由姑奶奶出面補上銀子。接著請了璉二爺來說要抬平兒做姨娘,又速速回了老太太同太太。連日子都選好了,就在三日之後。”
探春聽了便說:“鳳丫頭倒也是個人物,提得起放得下。”
侍書點頭道:“可不是!璉二爺歡喜異常,老太太同太太也稱讚了二奶奶好幾句。只是大老爺賞給璉二爺的通房丫頭秋桐心酸嘴碎,說不明白二奶奶怎麼又突然賢惠起來。我回來前二奶奶私下同我哭了一場,說她自嫁過來,對這府裡是盡心竭力,對老太太、太太、寶二爺同姑嫂們也是真心實意,不想最後竟討不到好。大太太將她視作眼中釘,璉二爺自打尤二姐死了就不怎麼沾她的身,偏她身上也不好,伺候不了爺們。”
侍書到底還是黃花閨女,雖然潑辣,說到最後也紅了臉,接著說:“二奶奶說,奶奶您是重情重義之人。姨奶奶活著的時候沒少給您添堵,她死了您還是要替她討回公道。難道二奶奶她就沒有丁點好處?也求奶奶您分她點情義。”
探春便道:“你怎麼回的?”
侍書回道:“我就說了,若不是我們奶奶對您有情義,哪裡是兩千倆銀子就能了結的事呢?至於抬平兒姐姐做姨娘,恕奴婢多嘴,二奶奶您覺得膈應,是您自己想不開。因這事,老太太太太都誇您賢惠,璉二爺也感您的情,還堵了大太太的嘴,好多著呢!平兒姐姐是個有良心的,旁人不知道,二奶奶還不知道?也不必擔心她得寵危及二奶奶和巧姑娘。今後二奶奶若還拿我們奶奶當妹妹,我們奶奶自然也還拿您當嫂嫂。”
探春笑著點頭道:“好丫頭,不枉我派了你去。”
侍書抿嘴笑道:“跟了奶奶這麼久,總要學到點。只是鴛鴦麝月這幾個,想到二奶奶上次賢惠了一回,不過半年尤二姐就沒了,還是有些替平兒擔心著急。我就和她們一塊去找了珠大奶奶,又一起去給平兒道喜。珠大奶奶還對二奶奶說,若是平兒落得尤二姐的下場,她第一個不依的。”
探春嘆道:“大嫂子平日不管事,都能說出這話,可見平兒比鳳丫頭還得人心,也是善有善報。我倒是不擔心,鳳丫頭雖然心狠手辣,卻並不蠢笨,也不是一味的壞。姨娘說到底還是先惹到了她,若不是我親孃,我也不會替她出頭。我信得過璉二嫂子不會動平兒,才想了這個法子叫她難受。既然我提的兩樁事二嫂子都應了,我說到做到,姨娘之事到此為止,以後誰都別提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侍書又道:“環三爺住下的事,二奶奶對太太說是她答應的。太太說,環三爺住幾日散散心無妨,不過住個幾天還是要回去的。”
探春點頭,將銀票替賈環收好了。因又送了厚禮給張士友同馮紫英,讓賈環以後每月同賈菌一起跟著張先生讀書。
賈環從大興莊回去後按照探春的吩咐,去賈母王夫人跟前替姐姐請了安,送上土產,又回明瞭以後要同賈菌一起讀書的事。如此就連賈母都說,自趙姨娘走後,賈環反倒長進了不少。
且說七月下旬,馮紫英和談使團終於返京,賈政同賈寶玉也一起回來。只是進城後不能回家,而是先進宮面聖。
馮紫英前次回京已經同洪高宗說起,自己能趕回京來送信,全賴賈政同寶玉拖住了南安王的追兵。後來和談,因賈政同寶玉與瑞雪郡主本屬親友,也曾大力出謀獻策,乃是功臣。
洪高宗因此聖心甚喜,對賈政同寶玉諸多褒獎。當即下旨晉賈政為正三品禮部侍郎,又賞了賈寶玉六品禮部主事的實職,並准假一月,回家休養。
賈元春此時已是大腹便便,八月就要臨盆。因此不便召見父親弟弟,只託太監帶了幾句問好的話。又給寶玉黛玉賜了金玉如意、綾羅綢緞、筆墨紙硯等物,作為新婚賀禮。
賈母和王夫人等聽說使團進城,便在家裡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等得急不可耐。賈赦賈珍等早派賴大等在宮門候著聽信,將賈政升官寶玉得賞的喜訊早傳了回去。賈母同王夫人聽聞,雖還未見人,已是喜得淚流。
賈府上下聞訊無不歡喜雀躍,唯有黛玉暗中擔心,想著寶玉本不喜仕途經濟,老爺替他捐官只是虛銜,如今皇上賜他實職定然推脫不得,今後就是野馬上了籠頭,孫猴子上了緊箍咒,再也不得自由。
到了午後,在宮內領了午宴的賈政寶玉放出宮,騎馬趕回家來。匆匆去了賈母院中,便跪倒在地,抱著賈母的膝頭放聲大哭。賈母抱著兒孫,亦是老淚縱橫,一時掌不住,竟厥了過去。眾人唬得魂飛天外,急忙喚人,叫請太醫。王夫人和鳳姐忙命鴛鴦琥珀等替賈母揉胸捶背,按頭捏腳,方悠悠醒轉,躺在榻上闔目睡著不動了。
喜歡賈探春嫁了孫紹祖請大家收藏:()賈探春嫁了孫紹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