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80年魔都地區為例!
芝麻大餅鹹的)三分錢一個,甜的四分錢一個,半兩重的油條四分錢一根,豆漿三分錢一碗,甜的五分錢一碗。
陽春麵二兩一碗的八分錢,加蔬菜、豆腐的一毛五一碗,冰棒四分錢一個,奶油雪糕八分錢一個,奶油大雪糕一毛二一個。
鹽一毛五一斤,白砂糖七毛八一斤,食用油八毛八一斤,豬肉九毛三一斤,米一毛五一斤。
這是八十年代初的物價,真的很便宜,月工資三十多塊錢就能養活一家四口,可能吃不到好的,基本生活完全可以保證。
但幾年後特別是經過八十年代末的物價大爬坡之後,物價……
還是以魔都為例,到了九十年代中期!
大米1元也就是十毛一斤,肉五元一斤,食用油3元一斤,冰棒五毛一個,雪糕一元到一元五毛一個,陽春麵二兩一碗的兩元,加豆腐、素菜的三元……
可以說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魔都一家四口最低生活費也要三百元多,少了話,連基本生活需求都保證不了。
這就表示,同等質量的電影放到80年代初,幾十萬就可以拍出來,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沒有幾百萬談都不要談。
我們以國內第一部偵探片《405謀殺案》為例,這部魔都製片廠於1979年拍攝,1980年上映,拿下過億票房的電影,投資只有成本60萬元。
看著60萬很少,但這可是1979年,豬肉幾毛錢一斤的年代,根據剛剛出臺的198號檔案,影片賣給發行總公司90萬,製片廠賺了30萬。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再想拍出同等質量的影片,投資至少長十倍,也就是600萬,能賣多少錢呢——二百萬!
也就是說,製片廠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花費600萬忙了幾個月,最後影片不僅不賺錢還要虧400萬,這放到誰身上都受不了。
要想不虧,只有一個辦法減少投資,把電影的成本縮減到二百萬甚至一百萬以內。
九十年代,內地電影文藝片當道,除了因為導演被評論家忽悠瘸了,掉進了文藝片的陷阱,更主要還是因為沒錢。
商業電影,但凡有一點大場面花錢都如流水,擋都擋不住。
沒辦法,製片廠只能拍攝文藝片,就好像七十年代的彎彎一樣,找幾個演員,影片的內容在三廳一室內打轉,最多出一下外景,拍一些山林風景和大街上的內容。
錢省下來了,電影的質量也就下降了,最後觀眾們不樂意了,觀影人數直線下降。
你要說電影票房的下降是因為大家不喜歡看電影。
肯定不對!
同期進來的好萊塢大片可是在各大城市攻城略地,《大船》更是拿下破天荒的三億多票房,這還是漏報嚴重的情況下,論真實的票房大船估計要超過五億。
“王哥,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你說的這些情況,上級領導早就看到了,會想辦法解決的!”
看到王哥意志有些消沉,雷衛東安慰道。
院線改革02年就會開始,熬過這幾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喜歡夢想從1999開始請大家收藏:()夢想從1999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