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不錯的守成之君,可惜啊,
蒼天弄人,胡長生相信,若是再給他十年,第四王朝就能恢復到巔峰時的國力,到那個時候,胡長生就可以安然離去,留下一片萬國來朝的帝國盛世。
會談過後,胡長生先行離開,從外面繞了個圈子,重新來到側殿,裝作和其他重臣同時等皇帝召見的樣子。胡長生認識,此人名叫啟紅,是皇帝的侄子,年方十六歲,為人謙虛上進、忠誠孝義,此時不管是真情流露,還是故作虛偽,都讓這本來就肅殺的大殿上,多出了幾分悲愴。
此時能來到內廷的人,無不是有權有勢的重臣。他們有資格,有能力接受皇帝最後的囑咐,只不過胡長生和汪銘和幾個皇室成員坐在側殿內,而腓德烈等人卻跪在殿外,顏浪已死,顏肅和三庭都在腓德烈的後面跪著。
本來他是有資格坐在椅子上的他,卻被安排在了外頭。無疑是兵圍龍庭這步臭棋,讓他不但沒了進殿的資格,還會累及大皇子保寧。
不是腓德烈一黨的人,不禁暗自幸災樂禍。
接下來,又是一番苦等,但是對這些黃土埋了半截子的老人來說,這一分一秒,都是在心跳加速中度過的。
現在,皇帝在接見一個人,啟明。
這次談話依然是絕密,不過在後來,有風聲流傳,當時的對話的情形大概是這個樣子
皇帝端詳著這個已經三年沒見的孩子,上一次見到他時,還是個稚童,三年的世間,這個兒子已經發育良好,成了個半大的男子漢。
“你想做皇帝嗎?”
“不想。”
“為什麼?”
“不好玩。”
“這不是胡長生教給你的答案吧,呵呵。”
“的確不是。”
“他怎麼教你的?”
“胡長生大人告訴我,如果父皇問我皇位的事兒,我應該說:皇位永遠是父皇的,兒臣願一生一世守在父皇身邊。”
皇帝大笑。
“那你為什麼不按照胡長生教給你的答案回答朕的問題”
“兒臣不想在這個時候撒謊……”
“這個時候……你是說在朕臨終之際?”
啟明沒有回話。
“流放你出去這三年,你恨朕嗎?”
“不恨。”
“你剛說過,你不會對朕說謊。”
“兒臣沒有說謊,外面的世界很有意思。”
皇帝說:‘假若朕真的立你為繼承人,你覺得能有幾點原因’
啟明不說話,低著腦袋。
事後,胡長生從某個渠道聽到了這段不知真假的對話,他知道皇帝的意思,假如皇帝真的在臨終之際把皇位傳給啟明,那至少有三點原因
其一:保寧性格懦弱,繼承大統後必然受腓德烈的要挾,胡長生、汪銘都不會是腓德烈的對手。而啟金這個孩子,道德上的事其實無足輕重,他致命的缺點是受不了誘惑,不能顧全大局。這是皇家最忌諱的。
其二,啟明在三年裡雖然違抗皇名,四處遊玩,可是也接觸了外面王族的風俗,看到了民生百態。啟明雖然頑劣,卻不是殘忍好殺、肆意妄為的壞孩子,反之,他本性善良。
其三,啟明和顏家有些接觸,即使是顏家想憑藉啟明鞏固勢力,可是是東帝國的最重要的防線,有他們的支援,帝國的局勢就基本上是安定穩固的,並且顏家需要龍庭的財務支援,至少幾十年內,不會反叛龍庭。本來他是有資格坐在椅子上的他,卻被安排在了外頭。無疑是兵圍龍庭這步臭棋,讓他不但沒還會累及大皇子保寧。
龍庭內部,還有胡長生這個老師輔佐他,一內一外,可以同時暫時的保證政治和軍事的安定。
在側殿的老臣們等了半個小時之後,內廷對三皇子啟金的處理決定就下達到他們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