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舊日風波
宇宙的魅力或許在於浩瀚。
而渺小脆弱但又堅固頑強是生命的魅力。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野草只是生命文明的一個縮影。
熊熊烈火,對它們來說並不亞於星球爆炸。
但它們總能在下一個春天重新在灰燼中重生。
隕星生命文明在隕星爆炸之後並沒有消失。
殘存一部分隕星人在火星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復甦。
……
即便再大的創傷也會被時間的刷子抹平。
就連一個生命文明的隕落也躲不過時間的沖刷。
……
30多億之年以後。
火星上早已經是已經重新建立起了新的文明。
延續進化了30多億的金屬冶煉技術早在火星上如火純情登峰造極。
一座一座形狀各異的金屬建築遍佈全球。
地鐵網路遍佈整個地下,天上也有航天器在不停穿梭。
但有的科學技術,失去它可能只需要一瞬間,而重塑它,可能需要幾十億年。
一開始,隕星文明的地下城裡繼承下來的技術基本上都是金屬冶煉這一套。
因為當時火星建設隊的人員知識水平其實非常參差不齊,很多都是上一輩的建設團隊的子女繼承下來。
早在隕星沒有發生爆炸之前,在“行星推動計劃”大獲得成功之後,“火星移民計劃”就基本上處於了被擱置的狀態。
在當時隕星即將遠離太陽墜入太陽的末日時機,“行星推動計劃”和“火星移民計劃”原本是在同一個級別上的“救世計劃”。
甚至,“火星移民計劃”那是要比“行星推動計劃”受到的青睞要高得多。
因為當時沒有人能夠百分百保證“行星推動計劃”能夠成功,甚至當時還有很多知名物理學家認為整個方案的力學邏輯上都存在極大地漏洞。
他們不認為建個巨大的發動機能夠推動行星。
雖然那個發動機的面積是當初的整個帕爾尼帝國。
這對於渺小的隕星人來說已經是十分龐大的。
但是,就算是帕爾尼帝國那也只不過隕星赤道南北迴歸線上的一小塊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