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人微言輕
弱小和無知不是文明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隕星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了前輩設計的“行星推動器”的偉大之中。
這一項由一代人花費心血設計,一國民眾犧牲自己的國土,將近三代人不停辛勤工作鑄就的偉大工程讓整個隕星人誤認為自己擁有的掌控行星的能力。
傲慢的年輕工程師們在設計給火星輸水的時候,竟然忘了水對行星發動機影響。
這種致命的錯誤就猶如修建一座百層的大廈卻忘記了設計電梯。
兩顆行星在無限接近的時候,隕星上的水作為流體更容易受到引力的影響而流向火星。
但為了不讓火星墜入到隕星之中,火星的推動器肯定是面向隕星這一面的。
也就直面大量水湧入火星的那一面。
在這種情況之下,行星發動機勢必遭受水柱的直面衝擊。
這是一個極為低階的錯誤。
卻出現了兩個行星的近距離接觸上。
但錯誤有時候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
而隕星人對這個錯誤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整顆隕星。
其實,隕星每次啟動“行星推動器”的時候,都會引發整個隕星的整體地震。
而隕星雖然是顆行星,但也只是個實心的球體。
當初隕星航天物理天才桑博所想利用地核物質噴發來推動行星運動改變行星軌道的想法在那個隕星正在被木星引力的牽引的之下走向滅亡的時期固然是絕頂高明的想法。
但這個宇宙之中凡事都具有兩面性。
“地核噴發推動行星”的做法並不是沒有它的弊端。
而且,這種弊端還是相當顯而易見的。
首先,頻繁的地震就是其中最為顯而易見的一項。
這是當時隕星人不得不從地下文明迅速轉回地上文明的原因。
當然,當隕星上的冰雪全部消融之後,地震時常引發的海嘯也是常見的災難。
不過,當隕星人看到自己的星球恢復到遠古神話狀態之後,興奮感衝昏了他們的頭腦。
一百五十個隕星年的“大建設時代”遺留下來的“重型機械”審美,讓他們很快在地面海拔的高處建立起了鋼鐵一般堅固的城市。
畢竟那些動工用的大型機械都是現成的。
雖然歷經一百五十多年,重型機械的生產製造一直都的進步從未放鬆。
這些“鋼鐵城市”不怕地震,也不怕什麼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