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我們的地球被撞擊之後將失去所有生命,成為一顆荒蕪星球。”
“很多年很多年以後,就像火星那樣,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跡象。”
“好在,宇宙對所有行星是公平的,他們也將遭受和我們一樣的命運。”
“於是,宇宙中的所有文明都在經歷著被滅亡,重生,再被滅亡的輪迴。”
“面臨著宇宙每隔一段時間就派彗星定點爆破一次難題。”
“所有,至今,我們從未發現過外星人。”
“也沒有外星人來到過我們地球。”
“因為我們和外星人都只是要面對宇宙難題的難兄難弟。”
……
雖然“變軌計劃”的成功率也非常渺茫。
但如果不這樣做,地球可以說就是坐地等死。
當“新年彗星”來到地球附近,人類更是對其束手無策。
用核彈炸碎一顆月球那麼大,且高速運轉的彗星?
理智的科學家不會這麼高看自己。
但這種準備也不得不做。
垂死之前怎麼也得掙扎一下不是?
於是有科學家提出了“地球大炮計劃”。
一開始說是把地球鑿穿,就像在珍珠上打個孔。
然後利用這個孔在地球自身引力作用下,做一個大炮。
直接發射小行星一樣的炮彈,直接轟碎“新年彗星”。
提出“地球大炮計劃”那名科學家估計讀了不少大劉的科幻小說。
顯然這是不可能執行的。
首先,如果真能鑿穿地球,那孔洞裡將釋放的地核鐵鎳物質會不會毀滅世界?到時候“新年彗星”還沒來撞地球,人類先鑿地球自殺了就太好笑了。
簡直會成為宇宙級的笑話。
其次,就算人類同意這樣做,鑿穿地球可不是建個什麼海底隧道。
到目前為止,人類往地下打得最深的鑽井才米,這對於直徑千米的地球來說,就是蚊子叮咬了下面板而已。
想在2045年之前鑿穿地球?
人類根本就沒這個能力。
後來,他們又將“地球大炮計劃”進行了合理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