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在他們身上時常發生。”
“當然,出現雙重人格的情況最為多見。”
“也就是一個人表現為兩種人格,具我們‘安靈心理診所’的觀察資料顯示,曾經來過我院治療,並消失的6名多重人格患者都是‘雙重人格’患者。”
說著,孟啟靈將6個失蹤者的資料發到了群裡。
然後他繼續說道:
“他們普遍是先受到一些無法言喻的噩夢侵擾,然後出現嚴重的失眠症狀。”
“然後逐漸會誕生出另外一種人格。”
“當然,誕生之前也會受到一些環境刺激。”
“比如遊戲過關受挫,競技出現連敗……”
“在‘理想人生’中產生心理落差……。”
“亦或者是失業,失戀,失身……等現實因素。”
“根據我們的催眠治療,發現他們的第二人格多是沉默寡言的內向型人格。”
“似乎像是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新人一樣,對周圍事物有好奇感,但又並不幼稚,穩重得像個老人。
“但有明顯的輕度自殺傾向。”
“不過,這是這種雙重人格患者的普遍現象。”
“他們長期生活在人群邊緣,工作也得不到重視,內心孤獨,輕度抑鬱。”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第二個自殺性人格的機率比較大。”
“尤其是在‘產痛時代’後期,這種病患逐年增高。”
“這也是導致自殺率逐漸增高的原因之一。”
……
“當然,多重人格不僅僅是雙重人格。”
“比如經典案例,女性患者南希,她一身兼具三個人格,除最常出現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凱蒂”和“麗蓮”兩個人格。”
“比如經典案例‘比利’,他有24個人格,人格中有粗暴的犯人,有膽小的孩子,甚至還有勤儉持家的女性人格……。”
……
“不過說了這麼多,我知道這件事跟他們多重人格有關,由此可以推斷出,他們在消失的時候大機率不是他們的主人格在掌控身體。”
“而是他們出現的新人格操作了這場消失。”
“這應該就是他們在消失前,基本沒有什麼生理特徵變化的原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推斷是他們的自殺人格開啟了阿雲的‘隱私模式’,然後操作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