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很低沉,所有人的目光齊齊落在蘇文的身上。
他停頓片刻,繼續道:“但我能保證,立功者賞,誰要是戰死,殘廢,你們的父母妻兒本相來養。”
“願為相爺赴死。”
熟悉的話語在耳旁響起,馬背上,照晚霜神情有些恍惚,她以為自己回到了那座海島上。
揉了揉眼睛,確認還在校場,看著那氣勢如虹,如虎狼般的一萬披甲卒。
像
太像了
她有種預感,假以時日,這支萬人卒,恐怕要震驚整個大周乃至於整個天下。
“老皇帝最大的錯誤就是讓他自己募兵。”
照晚霜輕聲喃呢。
寅時埋鍋造飯,卯時拔營,蘇文領著自己招募的一萬士卒從沉魚州出發。
身為行軍總管,理論上可以調動整個元滄道的所有兵馬,但各府的兵力都有限,倘若都由自己帶走,固然可以聚攏三萬人,但各地也都會極為空虛。
若是被寧陽府的反賊得到訊息,到時候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果難料。
尤其是沉魚州,這裡是蘇文的老巢,因此他連沉魚州的一兵一卒都沒有帶走。
顯然
蘇文還是高看了這群反賊。
三日之後,他親率大軍踏入寧陽府,便得到訊息,這夥反賊已經龜縮到寧陽城中,準備依託城池據守。
寧陽府的反賊雖然聲勢浩大,但也僅僅只是聲勢罷了,真正實力並不強,遠不如雁南道李登部兵強馬壯。
這時候,面對朝廷官兵圍剿最好的辦法就是四處遊走作戰,而不是據城而守,躲在烏龜殼中,做著不切實際的夢想。
城池再堅,城牆再高,也有彈盡糧絕的時候,倘若被圍上三五個月,等城中糧草耗盡,都不用攻城,裡面的反賊自然就會內訌。
奈何蘇文並沒有那麼充裕的時間陪他們玩耍,在確認訊息無誤之後,率先用一萬人將寧陽城圍住。
然後立馬派出精騎拿著自己的虎符前往鄰近的隋陽府,安樂府,清河府調兵。
數日之後,三府府兵到達,將寧陽城圍的水洩不通。
接下來的平叛就簡單的多。
攻城
晝夜不停的輪番攻城,投石車,雲梯,攻城車統統上場,一刻都不讓這夥反賊歇息。
待到他們人困馬乏之際,由老山頭和郭嘯帶著數百精銳的武道高手登上城牆。
輕而易舉的就開啟寧陽城的大門。
匪首斬首示眾,老弱病殘遣散回家,反賊中的精壯則挑選出來,編入飛漁軍中。
從發兵到平叛,中間間隔不超過半個月,堪稱神速。
二月中旬
玉京城的傳旨欽差在禁軍的護送下,達到寧陽城。
欽差是蘇文的老熟人,內監司太監姚公公。
“相爺,陛下旨意,讓您即日起程,帶兵回京。”
姚公公見到他的第一時間,便將聖旨拿出來宣讀。
“怎麼這麼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