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可說是一個複雜的個體,王麗蘋與潘啟貴是一個村,相隔三華里樣子,而且是初戀,時時也是很關注的,很多事也是有心無力幫助。
從這點上潘啟貴內心很是內疚的,必竟是自己愛過的女人,也不是別甩他的,就這麼不聲不響離開,王麗蘋過得悽慘不能說與他沒有關係。
王麗蘋當時年齡小,身體偏瘦,現豐滿了;當初不善言談,現侃侃而談。
據說麗蘋每天要看兩萬字的文章,每天堅持寫日記,連泡腳時也不放過書本。這都是潘啟貴欣嘗的地方,有這樣一個書香的女子,今生今世不會寂寞。
好讀書的女子,是男人最看得重的,這樣的女子是從內向外秀的。
倚一縷墨暖,捧一杯濃香,聽一首曲弦,恬淡這份溫婉;研一池墨色,吟一闋墨香,褪卻噪雜紛繁,穿越四季書香,與文字氤氳,借一紙箋語,以墨香為詞,用文字的優雅,舒展祝福相連,字裡行間,將筆墨相伴的歲月置入心間,將祝福填滿於心靈的家園。
一個在忙忙碌碌的女子,能做到這一點,不是一般人,她的堅強也是骨子裡的。
潘啟貴沒有忘掉她帶著很濃厚的地方黃梅戲對白和那婉轉優美的歌喉。
現還時時在潘啟貴腦海盤旋,真的是一種享受。
當初她膽小,苦和痛一個人默默地忍受。
潘啟貴感到慚愧,有諸多的對不起。他無法拒絕她的請求,不得不跟在她的後面走。
潘啟貴呀,潘啟貴是糊塗不是?
合同歸合同,還能在私底下與她之間的簽訂協議麼,還是不要的好。若出了岔子,這分私下協議,起不了作用,說不定招來更大的麻煩,還揹負一個不信任罵名。
若是出事,天就捅了一個大的窟隆,他也要用自己七尺身軀去補上。
王麗蘋第一次在潘啟貴生命中走失,那是一個青澀的女孩同一個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高紅英較量。
其實,戰爭一開始就宣告了結束。這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逼著一個清純無遐,還不懂愛情而對愛痴迷的青春少女退出。
潘啟貴想到此,打了一個寒顫,猛然感覺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人,哪裡有人哪裡就會有無休止的廝殺、明爭暗鬥;哪裡有人哪裡就是江湖;哪裡有人,哪裡就有不諧調的聲音。
王麗蘋幾天也沒有打電話給潘啟貴,她在這裡一邊等著老闆,趁這個時同兒子一起享受這裡的風光,三年了,她從沒有出去過旅遊,她要到著名的鼓浪嶼去看看。
她知道,這一走何時再來呢?也許的也許。
鼓浪嶼確實不同凡響,她像一塊晶瑩的碧玉,鑲嵌在廈門島外碧波萬頃的海面上,不愧被譽為“東南亞的一顆海上明珠。”
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於此,訓練水師,使鼓浪嶼的聲名遠播。
透過今日風情,又懷想當年英雄颯爽英姿,面對大海,王麗蘋心襟開闊,陶冶了情操,青春活力得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