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穩的潘啟貴,沒有及時回答應王麗蘋的要求,放下話簡,快迅的思量著,感覺不對勁。
潘啟貴猛然想到,為何說是你承包的呢?說是村裡的不行嗎?
當然,他不懷疑,她會害他。難道她不明白這裡的利害關係?
不可能,按潘啟貴對她的瞭解,一定裡面有文章,他在村部辦公室裡踱來踱去,煙個一支接一支的抽,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拿起電話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唉,真是個難為人,不是我不幫你,麗蘋。這個我不能做。
別的事都好說,這件事太大了,這一步走錯,他的一生就完蛋了。
不行,這行真的不行。
最後還是拿起電話,撥了過去,沒等潘啟貴說話。
王麗蘋說:“你不用緊張,採取變通的方式,你聽我慢慢說,投資商不是傻瓜,他很清楚,他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據我瞭解到的,他與半官半民打交道,也就村幹部。”
“村幹部怎麼啦,半官半民怎麼啦,也是幹部,也是中國公民”潘啟貴有些急。
“是,沒說你不是幹部,不是中國公民,他怕同這樣的人打交道,因為有一些村幹部,就是這樣的,當然不是說你,大不了我不幹了,你說投資商找誰去,是不是,我的啟貴哥。”
潘啟貴想別哥的哥叫得甜,這事太大了,搞不好都得掉腦袋的。
“大多同村裡合作,都是空手而歸。”
因為一個村不是你一人的,就是一個人,我一家人要吃飯,也不能憑你嘴上一說,我就將合同簽了。這是潘啟貴心裡活動。
這樣就挺麻煩,潘啟貴了解,他有過這方面的經歷,故此,他不想擔有風險的事。
“這事我得考慮考慮。”
“再考慮就來不急了,我的兄。”
潘啟貴沒有說話,電話也沒掛。
“信我一回,山我也搬不走,我還有兒子,錢不會少你一分。”
潘啟貴想了想是這個理,一個小女子,能反了天,不可能,若是這事辦好了,也可說是公德無量的事。
“嗯,好吧。”潘啟貴應答。
潘啟貴想如何運作呢?集體的山頭倒好說,一家一戶難辦,而且是在短時間內,確實有點難辦。看來潘啟貴一時半會兒也沒有轍。
潘啟貴是念舊情的人,對麗蘋的虧欠,心裡一直耿耿於懷,用什麼樣的方式彌補都不過分。
只是這件事,著實讓他頭痛。
“你說,我在支部會上怎麼說呢?”
“你就說,為了村的發展,抓住這良好的機遇。與公,與私都有莫大的好處,為何不去做呢,有事你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