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賢樓建立在江邊營地入口處,是一座兩層木樓。
木樓上書招賢兩個大字,大門兩側掛了副對聯: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將人才。
韓信剛走進大門,就看見一個消瘦背影,此人負手而立,從容打量著周圍環境。
許是聽到腳步聲,來人回首對韓信微微點頭道:“小兄弟一表人才,眼帶慧光,想必是多智之士,也是為大乾招賢令而來的嗎?”
“啊,是啊。”韓信打量對方,見來人約莫二十三四歲年紀,不過沒有年輕人的浮躁。
反而神態,說話語氣都很是穩重,給人一種從容自信的感覺,
韓信對著想要見禮的官員悄悄打了個手勢。
他很是無語,對這些人說過多少次了,他來這裡的身份要保密,每次見到他都要下意識的行禮,頭疼。
“兄臺如何稱呼,來自何方,準備來大乾做什麼?”
打完暗號,韓信再次看向年輕人,隨口問道。
這樣的搭訕這段時間他已經進行過好多次,顯得很是熟練。
“區區戲志才,來自潁川,一介寒門。”戲志才對於韓信的自來熟不以為意,不過還是開口回答了。
因為面前這個年輕人讓他想到了郭嘉,眼神裡都帶有那種靈性的慧光。
“什麼,你說你叫戲志才?”
戲志才,來自潁川,弱不禁風,自信從容,這麼多巧合在一起,一定就是那個戲志才了,韓信頓時激動起來。
戲志才啊,曹操初期的謀主,奠定了曹魏勢力的根基。
如果不是他和郭嘉都英年早逝,三國也許早在曹操在世的時候就統一了,也就沒有司馬家的事情,更不會有五胡亂華那樣屈辱的歷史了。
“咦,小兄弟,難道聽說過在下。”戲志才滿是疑惑。
另外他敏感地發現自從面前這年輕人進來後,那些負責考察的官員立刻不說話了,坐立姿勢也變得端正起來。
很顯然,面前這個年輕人跟這裡的官員認識,身份也不簡單。
不過哪怕戲志才智慧再高,在缺乏資訊的情況下,倒也沒有把韓信的身份,往大乾皇帝上聯想。
在他想來韓信可能是大乾高層的子弟。
“哈哈,朕的謀主來了。”韓信一把拉過戲志才,往裡走去。
“陛下。”
“陛下。”
聽到韓信的自稱,大廳裡面的官員忙起身行禮。
朕,陛下?
如果這個時候戲志才還不知道韓信的身份,就愧對他的智慧了。
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是大乾締造者。
戲志才暗自苦笑,哪怕是給他再多想象力,也聯想不到如今雄踞荊揚的大乾,是他面前這個臉嫩的年輕人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