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韓信就察覺到眾人面有異色,他知道這樣驟然提拔黃蓋為校尉,會讓一些人不服氣。
不過他也沒辦法,一來確實是缺少人手,二來明知道對方有才,還讓人從最底層做起,在這個大爭之世是腦子出問題了。
所以從當初提拔黃忠,今天提拔黃蓋,他就是要給人一種慧眼如炬的印象,這樣以後再有其他歷史名人,他提拔的時候,眾人也不會感到突兀。
當然,對於武將,反擊質疑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武力了。
於是韓信接著道:“雖然朕破例提拔公覆將軍為軍中校尉,但是也要在校場上和漢升將軍當初一樣,接受所有人考驗,如果諸位對自己有信心,可以上臺和公覆將軍一較高下嘛。”
“還是那句話,誰贏了,校尉之職就歸誰,在我大乾,不拘一格用人才,誰人有本事,誰人得享高位。”
果然,韓信說完,眾人不再有反對心思,變得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起來。
在他們想來,軍中男兒就是應當如此,誰武力強,誰上位,不能得享高位,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
黃蓋雖然第一次參加韓信這方的會議,倒是一點也不怯懦,他落落大方地對著眾人一抱拳:“漢升將軍有萬夫不擋之勇,黃某自愧不如,在此願意接受各位同僚的挑戰。”
看著黃蓋信心滿滿的樣子,韓信很高興,隨著時間過去,他麾下的人才庫終於慢慢地豐富起來。
和黃蓋見禮過後,韓信又向廖化詢問了下如今招收流民,軍隊整訓等情況。
廖化的回答不出他所料,而且做的比他當初交代下來完成的更好,讓韓信很是滿意,他想不到廖化在政治方面還有這樣的才能。
最後,韓信把話題轉向戰事方面。
他面向眾人開口道:“大漢朝廷不破北方黃巾,而是先把視線對準南方我等。”
“如今細作傳來訊息,大將軍何進總督南方戰事,命孫堅為前鋒,兵鋒已過豫州,諸位有何良策教我。”
“陛下無需多慮,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願意為陛下斬孫堅頭顱。”黃忠起身道。
看著黃忠信心滿滿的樣子,韓信還真不好提醒對方孫堅的不好惹,畢竟黃忠不像他一樣對歷史人物多有了解。
不過在這個呂布還未出名,奪得天下第一人的時候,年輕了十歲的黃忠對自己的武力有如此信心也不足為怪。
當然韓信也相信單打獨鬥,孫堅絕對不會是此刻黃忠的對手,不過孫堅比起武力,更加厲害的是他帶兵打仗的能力。
正在韓信不知道怎麼提醒時,黃蓋出列說道:“陛下,漢升將軍,切不可小覷孫堅,孫堅,江東猛虎也,其年少成名於東南,能征善戰,不過我有一計可令他束手束腳。”
“哦,公覆快快道來。”對於黃蓋這種直爽不怕得罪上司的個性,韓信很是欣賞。
他知道黃蓋直接出言反對黃忠的話,確實一心一意地準備為大乾,為他這個皇帝效力了。
“是陛下,孫堅乃是吳郡富春人,如今他人在北方,家人在壽春,我等可以把他家人捉來要挾他。”
韓信倒吸一口氣,不僅是因為黃蓋提出這等絕戶計,更是因為其他將校聽了後大都點頭同意此計,就算是黃忠也只是皺眉而沒有開口反對。
這個時候,韓信終於對古代戰爭的不擇手段,認識地更加徹底了。
最後韓信想了一下,還是沒有同意這個計策,不是他故作清高,而是他另有考慮。
這個時候,韓信在想如果打敗並且捉到孫堅的話,收降對方的可能性有多高。
是的,他這時突然想起,這場戰爭,這個時候,就是他收服孫堅和曹操等人的最好時機,也是最後的時機。
因為這個時候的孫堅和曹操等人,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割據勢力,想必也沒有多大其他野心。
而收服了孫堅,就會得到小霸王孫策和未來的東吳大帝孫權,還有其麾下目前的一些將領如韓當,程普等人。
如果收服了曹操,那麼不僅可以得到雄才偉略的魏武大帝,另外夏侯惇,夏侯淵兄弟,以及曹家一大批人才都將歸屬於他。
所以雖然不同意黃蓋的這條計策,韓信還是在這條計策中得到了另外的靈感。
下面人才提出計策,自己不能採納也不能打擊人家的積極性。
於是韓信開口道:“孫堅這等猛士,想必吃軟不吃硬,不是那麼容易屈服的,不過多虧了公覆之言,讓朕倒是也想到一計。”
不等堂下眾人開口詢問,韓信就接著道:“此計為離間計,我們可以把孫家老小接來,然後再派人客客氣氣地送往孫堅軍營,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替我們收拾孫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