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邊城。
“未給蕭君澤回信?最好還是關心一下,免得他一天三封信到我這。”沈清洲指了指桌上的信件。
朝陽笑了笑,本以為蕭君澤忙於政務,看來也沒有那麼忙碌。
“沈大人,將軍讓您去營帳,商討軍餉之事。”
朝陽有些擔憂的看了沈清洲一眼。
邊城的額部署是除了嘉峪關兵馬人數最多的,蕭君澤幾乎將國庫中存有的糧食大半都送到了邊城。
而且邊城軍營更像是一個樞紐,至陽關與其他各個關卡的糧草運輸都要透過這裡週轉。
邊城的將士人人都在等著吃飯,數十萬大軍,每天需要多少的口糧。
何況,錢好湊糧難徵集,這也是蕭君澤為什麼著手讓人鎮守江南,打壓富商,上繳糧庫的原因。
也是巫族為什麼束手束腳的原因。
他們或許不缺金銀,但一定缺少糧食。
古嘉王朝留下的寶藏被大虞與奉天瓜分,可有錢只能作為軍需,卻無法解決根本。
戰爭年代,糧食才是關鍵。
很顯然,這次軍餉糧草被劫,是個很大的難題。
他們必須要儘快解決了。
“不用擔心,我來想辦法。”沈清洲安撫朝陽,他來想辦法。
畢竟陸家是有兵的,強行衝突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你能怎麼想辦法?十幾萬兵馬的口糧……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比不過糧倉。”朝陽搖頭,不想讓沈清洲繼續透支下去。
沈清洲這幾年雖然勢力強大,但他並不是貪官,那麼多的糧食,去哪裡弄?
十幾萬人等著吃飯……
糧食比真金白銀更貴。
沈清洲看著朝陽笑了一下,這是在心疼他?
就當他自作多情吧……
“江南最大的糧行,是咱家的。”沈清洲十分低調的說了一句。
朝陽驚愕的張了張嘴,沉默了許久。“糧行……還有糧?”
“新糧已經到庫了,為父……提前讓人儲備了些,但國庫徵收,糧行能拿出來的存量,最多能支撐邊關各處十三萬大軍三日的口糧。”沈清洲已經盡力了。
朝陽的驚愕還未退散。
三日的口糧,已經是十分了不得了。
仔細的思索著,朝陽嘆了口氣。“給我們三天的時間,好好想想辦法。”
沈清洲十分欣慰,輕輕呼了口氣,也不知道朝陽是不是還沒反應過來……總算是認他這個爹了。
“沈大人想要多少?”朝陽蹙眉,十幾萬大軍三日的口糧,也不是小數目。“我會讓陛下按行價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