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太宗發文回來,對元僖一片孝心大加讚賞,卻仍未採納建議。
元僖道,“盡人事,聽天命。”
若初心中捉急,也知無力迴天,唯有趙普一如既往,繼續上表力諫。
她不禁感慨,“趙相爺雖為太祖舊臣,對大宋忠心,卻天地可鑑。陛下雖未採納他的諫言,卻亦讚賞其忠心可嘉。想來北伐之後,他還會再次出山。”
不久,戰報傳來噩耗:大宋最精銳的東路軍主帥曹彬,在關鍵時刻私心作祟,為搶功擅改作戰計劃,一頭扎進了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的埋伏圈,結果被遼國騎兵一頓追打,數萬精銳浴血殉國。
與此同時,各路大軍接連攻下的雲州、應州、寰州、朔州等四州疆域,因曹彬部隊出師不利,主力被跳調動,軍隊被迫撤回。
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就算被迫放棄,也不能不管百姓死活。於是,太宗下詔把這四個州的百姓遷徙到內地,令潘美等人帶領部下保護百姓。
大好戰局被翻轉,遼國趁機率領軍隊十多萬人,再次攻陷了寰州。
若初為若塵的安危心神不寧,靜雨也憂心似烈。兩人坐立難安,噩耗卻一個接一個無情傳來:楊業被契丹人俘虜,手下將士全部陣亡。
訊息傳來,若初當即一陣暈眩,抓住元僖的胳膊追問,“那若塵呢,他怎麼樣了?他不是跟隨楊業護送百姓嗎,怎麼會,楊業怎麼會又與遼人交戰?”
元僖勸她鎮定,表示若塵一定會沒事,但他的保證毫無實際意義,看得出來,他也不清楚目前的戰況究竟是怎麼樣。
若初與靜雨寢食難安,日日呆在德英殿等候訊息,日漸消瘦之下,元僖只能在衣食變著花樣的逗她開心,卻無法令她釋懷。
若初憂心似烈,恨不得立即練成天山陰全劍,開啟任督二脈,將父母傳給自己的內功心法融匯貫通,偏偏越是著急,越是欲速則不達,還差點走火入魔。
靜雨喂她療傷的湯藥,一口一口,雖沒有隻字片語,卻心有默契。
若初喝完湯藥,靠在塌前,忽喚來靜雨寫下書信一封,讓她悄悄帶出王府交給韓王趙元侃,“潘美是韓王的岳父,若韓王幫忙,一定會有若塵的下落。求他,一定要救救若塵。但此事萬不可讓殿下知曉!”
靜雨領命而去,不久歸來,心事重重,欲言又止。
若初屏退左右,“怎麼樣?”
靜雨吞吞吐吐,“韓王,要面見夫人,說有公子的訊息,但要親自跟您說。”
若初不知所措,元僖對韓王的情分心有介懷,她若與之私會,恐怕惹得元僖不快。可如果不去見面,又不能知道若塵的下落。
若初心亂如麻:眼下楊業被俘,手下戰將死傷慘重,若塵被調與楊業護送百姓,如今下落不明。根據戰況,恐怕凶多吉少。可趙元侃既然說有訊息,必定還有一線生機,如果不抓住這最後的機會,恐怕若塵就毫無希望了。
糾結再三,若初還是決定豁出去跑一趟,無論如何都不能對若塵棄之不顧。
若初佯裝與平時無二,自行乘坐馬車,帶著靜雨出門。